[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正文

“全国劳模”夫妻档 稻花香里比翼飞

www.fjsen.com 2016-12-22 21:36:06 阙小琴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全国劳模”夫妻档 稻花香里比翼飞

——记全国文明家庭兰华雄、徐淑英夫妇一家先进事迹


兰华雄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现场

    东南网12月22日龙岩讯(本网记者 阙小琴)农家谚语有言,“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种”。对于从事农作物育种的专家来说,育好种,是他们作为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教好儿,是他们为人父母肩负的家庭责任。如何才能做到既育好种,又能教好儿呢?

  兰华雄、徐淑英是福建省唯一的双“全国劳动模范”夫妻,不仅在农业科研上撰写了一个个传奇,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为闽西人民做了一个好榜样,成为红色闽西人人皆知的模范家庭。


夫妻俩在考察自己选育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伯乐相中千里马,“夫唱妇随”搞科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个比喻中,徐淑英就是那匹千里马,而兰华雄就是那位识马的伯乐.回想当年,兰华雄、徐淑英一开始并非志同道合,她的转折全因为兰华雄,他们相互照顾、相互支持、相敬如宾,一起铸就了他们在农业科技界的传奇。

  在从事水稻研究之前,徐淑英是个名副其实的“裁缝女”。“那个时候裁缝是很赚钱的,他拿三十多块钱工资的时候,我做一条裤子1.5元,换季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天就做十多条,一天可以赚100多块,他呢,一个月才拿36.5元”。徐淑英笑着说道。如果没有遇上兰华雄,徐淑英的裁缝路估计不会那么快出现拐点。

  1976年,兰华雄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品学兼优的他被大队选上担任刚成立的农科队长,第一次接受农业科技实验就获得了成功。当年冬天,他考上龙岩农业学校。1980年春,兰华雄从龙岩农校毕业,分配在基层农技站,虽然条件艰苦,他却乐此不疲。他一手抓农业技术推广,一手抓科技创新。他说:“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搞点有创意的研究。刚毕业那年,我就利用华罗庚教授发明的L9(34)‘正交表’设计了一个‘种密肥综合试验’方案,对水稻栽培模式进行探索”。后来这个方案,在当时他工作的武平县湘店乡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被龙岩市农业局授予“农牧渔业系统科技进步奖”。这是他参加工作第一次拿的奖,兰华雄至今还记忆犹新。

   兰华雄懂得“创新”路上充分艰辛,如何才能在“创新”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呢?他需要一个能够同甘苦、互勉励、共进退、不计得失的助手。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是他妻子——徐淑英。

  “她高中毕业,又肯学习,是一个好教的一个徒弟”。选择徐淑英,是兰华雄对妻子的信任,而夫唱妇随,则是徐淑英对丈夫的全心支持。1988年,徐淑英从裁缝铺里走了出来,从此,这对夫妇在“稻路”上一走就是将近28个年头。

  没想到在搞杂交水稻制种的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8月,徐淑英就在制种田的父本群体中发现了一株优势突变株,如何处理?在兰华雄的指导下,经过十年努力,他们事业路上的第一个硕果——杂交稻品种特优898,终于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是龙岩市第一个杂交水稻育种成果,不仅填补了龙岩市杂交水稻育种成果的空白,同时,还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成绩面前,他们并没有骄傲,相反,这对年轻夫妻愈加努力拼搏,兰华雄后来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完成了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推广专业(专科)、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学习。而徐淑英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坚持自学,攻读了福建农函大种植系的全部课程。

  近15年来,这对夫妻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8项,主持(合作)选育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个,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16个,发表学术论文26篇,在南方11省示范推广自主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1780万亩,新增农业纯利32.01亿元,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地市级科学技术奖16项。


中科院院士、福建省劳模协会会长谢华安赞扬兰华雄夫妇的创业精神

  十年寒窗无人问,事实说话服人心

  农业科研路是苦的、累的。有人形容他们是比农民还农民,他们不仅要脸朝黄土背朝天,更是要潜心钻研反复耕种,用心推敲大胆实践。

  “以育种年限为例,如果你在家里面一年种一代,就至少需要八年,才能选育出1个遗传性稳定的水稻品种。海南岛是天然的大温室,冬季,因为气温低,福建这里不能种植水稻,我们在海南种植一季,就能够缩短一倍育种年限。”兰华雄说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夫妻因地制宜设置了6块育种基地,其中海南1个,龙岩5个。“虽然说工作量我们加了一倍,对于加快国家科技进步速度、加速农业增产的步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辛苦一点,没什么。”

   而为了确保科研的效果,这对夫妻,基本上每个环节都亲临把关;最重要的事情,则要亲自做。“如果按照工作来分工,我二级教授只要嘴巴说一下,脑子想一下,写在那边,叫其他人去干。但是,如果自己不把关,能够出成果吗?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实践经验少,鉴别能力还较差,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干的。”兰华雄的话说得很实在,几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拼命三郎”式的干,牺牲了他们很多节假日的时间。“国家实行休假制度以来,我和妻子,累计休假不超过10天。譬如,每年国庆长假,基本上都奋战在田野上。”

   “十年寒窗无人问”,兰华雄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夫妻的科研路。

  “真正是那个煎熬,因为你没有自主创新的成果,别人是看不起你的,第一个成果(898)虽然很好,但是毕竟育种手段比较简单,人家认为你是半路出家的,看不起你。”

  在起初的十几年里,这对夫妻付出艰辛,收获的常常是别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是诬陷。“1999年冬天,我们选育的第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898”进入了省级审定的程序,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同行中就有人打电话、发电报给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举报,说“特优898是假的,是偷人家的成果”。省品种委只好做出了暂缓审定的决议,并组织专家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鉴定。事实胜于雄辩,9个月后,专家组认定了特优898成果的真实性、性状特异性,一致同意该品种通过福建省审定。徐淑英说,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心理上、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伤害。

  “搞创新的人要沉到得下去,要干实事。我就很喜欢焦点访谈的那句‘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对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兰华雄充满了自信,他说:“最能够信服人的就是事实,如果没有硬硬的东西说服人,你怎么去讲都没用”。

  在20多年的农业科研工作中,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事实证明他们的实力,得到了社会公认。丈夫兰华雄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而妻子徐淑英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2015年兰华雄、徐淑英家庭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现在,兰华雄、徐淑英同在龙岩市农科所工作,兰华雄是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徐淑英是水稻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我们既是夫妻,又是工作上的伙伴。”兰华雄这么评价自己跟妻子徐淑英的关系。“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天生一对,搭配得非常好。”


兰华雄、徐淑英一家的全家福

  以身作则立家风,耳濡目染家风传

  虽然在事业上,兰华雄、徐淑英都是“拼命三郎”,但是对于家事,她和丈夫也是一点不含糊。而为了协助丈夫,培养好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徐淑英牺牲了很多个人发展机会。譬如在1995年,她被清华大学劳模班录取了。回忆起往事,徐淑英说:“我真的很矛盾。如果我去读书了,双胞胎儿子谁来养育,我老公又是县种子公司经理,工作那么忙,去还是不去?” 最终,她放弃了。

  而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这对“全国劳模”夫妻说得最多的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我们客家人有很多的老传统、规距,有很多也是很优秀的,要传承,比如说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但是有些我是坚决反对的,比如说女人的三纲五常,有客人吃饭时,女人不能上桌,小孩不能上桌,兰华雄说,在他家里,不仅女人要上桌,小孩也要上桌。“小孩上桌要学习桌上的文明风俗,懂得去尊重客人、尊重老人,让他们从小懂得这些文明礼貌,他们就不会乱来。”

  “以前制种的技术还没这么成熟,为方便母本颖花授粉,抽穗前,母本必须割叶。为了帮助我们,我那2个双胞胎儿子,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就跟着我们去田间帮助我们割叶,割得整个手都是血淋淋的”,回忆起往事,徐淑英两眼充满泪花,她说当时让兄弟俩回去他们都不愿意,硬是坚持干到天黑。不过,她更看重这些经历,不仅带给了孩子们正能量,也帮助儿子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们忙于工作,但是一些原则上的问题,他们一定不会疏忽掉。”回忆往事,兰武说父母亲对他们兄弟的影响不少都来自一些小事,记得他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碰上家里停电,母亲徐淑英给他10块钱买蜡烛,结果店主给他找了90多块钱。“后来我妈就说要把这个钱退回去。她说这个不是我们的钱,是老板找错了,不是我们该得的东西,你应该把这个还给人家。”从这件小事上,双胞胎儿子兰武知道了什么是诚信。

  有一次,母亲送他们上学,走到上段上坡路时,徐淑英看见一个老公公,正拉着一板车煤球艰难地上坡。她马上停下单车,走上去帮助老公公推车上坡,2个小儿子看到母亲的举动,也上前帮助推车。近几年,他们夫妻免费赠送种子帮助困难户达到1200多户,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前段时间,单位同事因为意外事故住院,兰华雄、徐淑英不仅及时伸出援手,已经50岁的徐淑英知道血站血不够用,而同事急需用血的情况后,她特地跑到血站献血。兰华雄、徐淑英的这些举动,不仅让让儿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助人为乐,也感动了身边很多人。

  在兰华雄、徐淑英言传身教之下,兰家的双胞胎儿子都成为了单位的青年骨干,2个儿媳妇也很懂得事理,在单位积极工作,在家尊老爱幼,一家人融洽和睦。他们一家的事迹,成为单位同事、街坊邻居传为美谈。

  “做得多,说得少,我公公婆婆就是这样子的。”彭冬梅是兰家双胞胎大儿子兰文的妻子,说到自己的公公婆婆,她心中更多的是感动,她说婆婆就是她工作、生活中的榜样。“讲到我们婆婆,我想起了在长汀看到的客家母亲雕像,我觉得我婆婆就是典型的客家母亲。她对家里不会计较什么,不管是对儿子、儿媳还是孙子,都是不停的付出,不会说回报的那种。我要向婆婆学习,做好工作、教好孩子”。

  兰武说,父母的言传身教不仅是对他和哥哥、嫂子还有妻子影响很大,对他们的孩子们影响也很大,他们会将爸爸妈妈的这些正能量、好家风认真传给下一代。

责任编辑:李凌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