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人物> 正文

上杭57岁乡村教师陈育红 用爱谱写一曲教育赞歌

www.fjsen.com 2014-01-14 09:00  赵伟 林斯乾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用爱谱写一曲教育赞歌

——记福建省基层“最美人物”提名奖获得者陈育红

□记者 赵伟 通讯员 林斯乾

1月7日,上杭县珊瑚中心小学,陈育红老师正拿着教材往教室走去,准备给学生们上新的课程。

陈育红老师个子清瘦,头发花白,身披一件陈旧的外套,微驼着背,说话时声音沙哑。这位57岁的乡村教师已经在这个边远小乡镇的小学校耕耘了35年,现在仍然担任该校毕业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获得了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等荣誉。

扎根乡村心系学生

珊瑚乡是上杭县一个最偏远的乡镇,陈育红出生在该乡一个贫苦的家庭。1976年1月,高中毕业后,陈育红当上珊瑚乡一名小学代课老师;两年后成为民办教师。1981年9月,经过充分的准备,他考上了长汀师范学校民师班,毕业后又回到珊瑚小学任教至今。

“由于这里太偏远,年轻老师不愿来这里任教,来了的也想方设法离开。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我爱这里的孩子,喜欢这个职业。”陈育红声音沙哑地说。10多年前,由于治疗肺结核留下后遗症,导致他声带患上麻痹萎缩症,声音变得沙哑,每次多说话,喉咙就会发痒、发痛。即使这样,他也从没落下一节课。“我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只要还能发声,我就要坚持。”

除了声带,从额头、手指、小腿到脚底,陈育红身上还有不少伤疤,每一道伤疤都记录着陈育红对孩子们的爱:1998年春,为了抢救失足落入池塘的留守儿童陈冬明,他奋不顾身跳入深潭,玻璃刺透脚底。1999年冬,离他家不远的一户人家发生火灾,他冲进火海救孩子,额头被掉落的椽柱砸伤,他坚持把5个孩子救出,并把他们安顿在自己家里。2007年,班上有一位得小儿麻痹症的学生行走不便,陈育红老师硬是坚持背着这位学生上下楼梯整整一学年……谈起这些事,陈育红淡淡地说:“自己出生贫苦,现在不忍心看到孩子们受苦受累。”

潜心研究教学成果突出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陈育红几乎舍弃了所有的业余活动,一门心思扎在教学研究上。1998年,担任珊瑚中心小学校长兼毕业班语文老师的陈育红,辞去了校长职务,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他总结的教学方法陆续在各级各类教学杂志刊物上发表。他在《福建教育》中推介的“索引导学法”,至今仍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单元过关”的有效教学模式。凭着对教学的一腔热爱和一股钻劲,这位边远学校的山村教师,在市以上交流获奖或CN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一百多篇;先后为当地山村小学培养出数十名市、县教学教研能手。凭着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陈育红被评为当时全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还被评为市级名师。“组织没有亏待我,为了对得起‘名师’这个称号,我必须带头搞好教研教改。虽然累,但感到很快乐。”

助贫穷学生圆大学梦

帮助大山的贫穷孩子圆大学梦是是陈育红多年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陈育红一直酝酿筹备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让贫穷孩子不再辍学。2007年,陈育红着手筹措资金成立“珊瑚乡教育基金会”。他利用寒暑假,走村串户为基金会筹集善款30多万元,先后帮助172名学生获得资助。2012年10月,他获得“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奖励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将一部分奖金分给与自己同甘共苦的老师们,同时决定将大部分奖金用于设立家乡“希望之星”专项奖,每年购买一批书籍送给学生,帮助家乡学生更快成长。

2013年6月21日,陈育红作为我省10名“张丽莉式”的优秀教师代表之一,被教育部教师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寻找身边的‘张丽莉’”大型公益活动栏目组请到福建师范大学录制现场,与数百名福建师大学子互动交流。2013年12月20日,陈育红老师获得福建省基层“最美人物”提名奖。

责任编辑:王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