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专题> 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 将军之乡> 正文

红三十四师喋血湘江

www.fjsen.com 2013-11-07 10:13  林焕珍 来源:红色闽西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由闽西红军独立第七、八、九、十师改编组建的一支著名的红军部队,是闽西红土地诞生的英雄师。全师共3个团,6000多人,绝大部分是闽西子弟。该师自1933年组建后,曾先后划归福建军区、红一军团、红七军团建制。1934年夏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苏区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又将红三十四师转归红五军团建制,并对师、团领导进行了部分调整:陈树湘任师长,程翠林任政治委员,袁良惠任参谋长,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一00团团长韩伟、政委范世英;一0一团团长苏达清、政委彭竹峰;一0二团团长吕官印(后梅林)、政委蔡中。

1933年10月,国民党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苏区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红三十四师在战斗中,屡立战功,曾被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誉为“钢铁之师”。但由于“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中革军委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共8.6万人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从长征开始,红三十四师一直担负着全军总后卫的重任,一面行军,一面阻击尾追之敌。

1934年11月,参加长征的中央主力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十分震惊。他立即亲抵南昌行营,任命湖南军阀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调集湘、桂和中央军共25个师30万重兵、30架作战飞机,凭借湘江险阻和早已修好的500多个碉堡,在潇水以西、湘江以东的兴安、全州、灌阳之间精心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妄图把红军围歼在湘江之滨。

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渡江命令,揭开了湘江战役的序幕。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层层堵截,红军将士英勇战斗,奋力拼杀。湘江东岸硝烟弥漫,枪炮声、喊杀声撼天动地。鲜血染红了湘江。

担任总后卫任务的红三十四师,战役一打响就迅速抢占了道县蒋家岭和湘桂边界的永安关、雷口关地域,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和迟滞追击之敌,掩护中央机关和后继部队渡过湘江,随后又占领水车一带。

11月28日,周浑元指挥的国民党第三路军4个师和李云杰指挥的第四路军2个师,在蒋介石的严令督促下,从道县、天堂圩向三十四师扑来。敌人凭着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轮翻向红军阵地进攻。面对铺天盖地、汹涌而至的敌人,红三十四师全体将士在师长陈树湘的指挥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革命精神,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用鲜血和生命顶住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像钉子一样牢牢地守卫在阻击阵地上,为党中央和中央主力红军抢渡湘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天战斗下来,整个红三十四师,从长征出发时的5000多人,迅速减员至2000多人。

12月1日,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冲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胜利渡过了湘江。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电示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和政委程翠林:“三十四师已完成掩护任务,应迅速经界首或界首以南过湘水归还主力”。3日,朱德又以“万万火急”来电:“三十四师如今三日夜经大塘圩从凤凰咀渡河,由咸水、界首之间能赶到洛江圩,有可能归还主力。”同时告戎“你们必须在不能与主力会合时,要有一个时期发展游击战争的决心和部署。”

正当红三十四师准备赶赴界首渡过湘江之时,湘江两岸渡口和红三十四师通往江边的道路全被敌军封锁。东岸的桂军夏威部、湘军刘建绪部、中央军周浑元部和广西民团共10万余众拉网般对红三十四师展开残酷的“围剿”。在西渡湘江已没有可能的情况下,陈树湘师长召集师团首长开会,作出两条决定: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面对敌人重兵的重重包围,英雄的红三十四师全体将士孤军血战,在灌阳、兴安、全州的新圩、龙山、堰头、鱼岩村等地与敌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拼杀。子弹打完了,他们就用刺刀肉搏、用大刀砍、用石头砸。无力拿刀的红军伤员,用手用牙死死撕裂着敌军的肢体,把他们最后一点精力注入最后一击中……陈树湘师长在突围受伤被俘后,用手撕开受伤的腹部,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扯断,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英雄的红三十四师为掩护全军渡江全师覆没,绝大部分将士血染湘江,壮烈牺牲,实践了他们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用鲜血和生命为长征胜利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据查,整个红三十四师经湘江战役后,幸存活到全中国解放的干部,只有因负重伤被抬过湘江的红三十四师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和只身突出重围的第一00团团长韩伟。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被授予上将军衔,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而且两人恰巧又共同在北京军区任职。朱良才任军区政委,韩伟任军区副司令员。

1934年12月,当韩伟突出重围回望洒满战友鲜血的桂北大地时,曾怀着近于负疚的心情在心底说:“亲人呀,兄弟,假如我今后善终,没有暴死疆场,定要家人把我的尸体或骨灰送到闽西,和大家的英灵相聚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奋斗到底。”58年后,在韩伟生命走向终点时,他对儿子说:“湘江战役,我带出来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要是带领他们过了湘江,征战到全国解放,说不定全国将军县还会出在闽西,出在永定、上杭、龙岩……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1992年8月,韩伟的儿子韩晶晶,遵照父亲临终遗嘱,将韩伟的骨灰专程从北京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韩伟将军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

责任编辑:李凌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