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龙岩各地 > 正文

爱心守护再升级!漳平“暖光护老”在行动

2025-10-31 19:18:37 江雅萍 赖韦元 杨丹丹 练国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马伊骅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10月31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赖韦元 杨丹丹 练国强)“社区食堂的饭菜很好吃,符合我们老人的胃口,营养搭配也科学;免费送餐的快递小哥态度也很好……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10月28日,漳平市富山社区82岁的独居老人余祖富感慨道。

今年9月,漳平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创新推出“周探访”与“双管控”双轨制,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参与,为该市271名重点针对监护缺失的独居特殊困难群众筑牢安全网。项目启动仅一月余,成效已现雏形:从长者食堂的暖心送餐,到邻里“帮帮团”的敲门行动,一场场温情接力正在城乡间蔓延,点亮“夕阳”余晖。

老龄化挑战催生创新机制

近年来,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独居困难群体激增,孤寡老人、重残人员等,常因突发疾病或居住隐患陷入困境。今年9月,漳平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推出“周探访”关爱机制,旨在防范意外风险、解决生活难题,以“精准识别、多维干预”为核心,打破传统救助壁垒,整合政府、社区、社会力量,形成闭环管理。

“周探访”机制的核心在于科学分级与属地联动。首先,探访对象细化为红黄两级预警:红色预警针对高危人群,如认知障碍易走失者或居住环境隐患突出者,需每周入户探访;黄色预警为一般对象,每两周探访一次。健康评估聚焦突发疾病风险,居住排查则覆盖火灾、跌倒等隐患。创新性实施“双管控”模式,户籍地与居住地协同联动,解决人户分离导致的盲区,确保“不漏一户”。

在芦芝镇东郊社区,无儿无女的何姓老人从外地返回后,社区迅速协助其租房、办理残疾证,并联动邻居黄大叔为其提供日常帮扶。“虽然我无亲无故,但有邻居照顾,一点都不孤单。”老何说。

邻里温情补位家庭缺位

漳平市委社工部联合漳平市慈善总会、残联和美团外卖,推出“暖心送餐”活动:老人支付6元即可获得价值12元的一荤三素一汤午(晚)餐,快递小哥免费配送,6元的餐费差额由慈善总会和残疾人基金会补助。1个多月来,已为9名独居老人送餐300多份。

项目实施中,六股力量协同发力,村(居)委员会发挥“主动发现”优势;政府购买专业机构服务;老年协会推动“以老助老”;邻里亲属组建“近邻帮帮团”;机关单位结对帮扶;社工、物业等社会力量补充参与。

党建引领下构建起多元网络,漳平以社区(村)为本位,用邻里温情补位家庭缺位——

富山社区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帮帮团”目前已拓展至50余人,形成“余热暖夕阳”的良性循环。社区党委书记杨李梅带领“近邻帮帮团”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志愿者为78岁的肖清秀老人检查电路,并联动食堂提供送餐服务。老人的女儿王冬妹感慨:“工作忙时最担心母亲安全,现在志愿者每周上门,还帮忙订餐,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官田乡桂东村党支部盘活闲置校舍建成“长者食堂”,日均服务老人30多人次,同时筹资130多万元成立“桑榆基金”,每年为老人按年龄段发放200元至2000元生活补贴。溪南镇东湖村党支部发动青年成立“跑腿社”,30余年累计完成代办服务2000多件。西园镇遂林村在幸福院建设长者食堂,三年来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4万多份。

温情织网点亮“夕阳”希望之光

初步统计显示,漳平市已将271名独居群众纳入“双管控”系统,9月底前完成首轮全域摸排。居民反响热烈,富山社区志愿者李阿姨说:“参与探访后,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

项目落地一月,成效多维显现。安全防线显著加固,通过每周探访,累计排查火灾隐患数十处,为30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杜绝发生重大意外;社会力量全面激活,政府购买服务撬动专业机构参与,老年协会与“邻里帮帮团”覆盖超80%社区,形成“党建+志愿”可持续模式。

漳平市的“周探访”行动是一次社会文明的生动实践,用科学机制兜底安全,用邻里双手传递温暖,让独居特殊困难群众从“被遗忘的角落”走向“关爱的中心”,为“夕阳”点亮希望的曙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