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连城:“新”潮涌动老区,产业提质焕新
| 2025-10-25 19:33: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10月25日讯(通讯员 黄水林)金秋时节,走进福建革命老区龙岩市连城县,这座老区县城正以创新为笔,在产业升级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新图景”:真空绝热板从“卡脖子”到全球领跑,不锈钢“绿管”打破欧美垄断,地瓜变身“黄金产业链”,数字车间里机器臂跳着“华尔兹”…… 创新研发:啃下“硬骨头”,小产品撬动大市场 10月24日,在福建赛特新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真空绝热板刚下线,就被打包发往海外。谁能想到,20年前,这块板子的核心部件还得依赖进口?“别人卡脖子,我们就自己造!”董事长汪坤明的话里满是坚强。 真空绝热板的“心脏”——吸附剂,曾被国外企业攥在手里,价格高得离谱。2008 年,赛特新材组建研发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13年磨一剑,不仅打破垄断,还在2021年搞出“黑科技”:7毫米以下的超薄吸附剂,成本直接砍到进口价的1/10!阻隔膜也不甘落后,从2012年研发无铝膜,到2016年升级纳米阻隔膜,赛特硬是把“进口依赖”变成“国产骄傲”。
赛特新材应用于热源管理真空绝热板生产线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更绝的是,赛特还把产业链“串”成了圈。上市后搞出超细玻璃纤维芯材,让全球真空绝热板行业从“湿法”迈入“干法”时代,能耗降了、成本省了15%,产品性能反倒升了级。如今,赛特旗下孵化出高阻隔膜、冷链保温箱等配套企业,在连城造起了“真空绝热产业圈”,三次拿下中国家电博览会“艾普兰核芯奖”,成了行业里独一份的“获奖专业户”。 另一边,朋口工业园区的佳辉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演绎“科技范”。2万吨二氧化硅消光剂生产线开足马力,机器轰鸣像在唱“丰收歌”。“以前消光剂靠进口,现在我们的产品卖到欧美去!”董事长李建辉拿着样品笑得开心。佳辉每年砸钱搞研发,生产线改成智能化,产品不仅用在涂料、油墨里,还成了纺织、皮革行业的“香饽饽”,今年产值有望冲过亿元大关。 就连土里土气的地瓜,也靠创新“逆袭”。在福建紫心薯业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地瓜酵素、甘薯藤提取的化妆品摆了满满一货架。“别小看这地瓜,从根到叶都是宝!”董事长梁承旺拿起一瓶酵素,“我们和科研院校合作,用酶解技术把甘薯皮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去年光副产物加工就卖了三千多万!”如今,连城地瓜干有160多个品种,占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真正把“土地瓜”做成了“黄金产业”。 数字赋能:车间变“聪明”,生产效率“飙”起来 “唰唰唰!”奕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智能高速瓦楞纸箱生产线像一条“钢铁长龙”,纸板自动印刷、粘箱、打钉,全程几乎看不到工人。“以前一条线要 10 多个人,现在 3 个人就能搞定!”常务副总伍永贵指着生产线,眼里满是自豪。 奕龙的“变身记”,得从数字赋能说起。在连城县工信科技局的帮衬下,企业引入5G技术和云计算,新上的智能生产线像长了“眼睛”和“大脑”,能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产品合格率从95%飙到99%以上。“今年产值能到 5 亿,实现稳健发展!” 伍永贵笑着说,这不,前不久奕龙还评上了福建省“数智融合标杆企业”,成了行业里的“数字明星”。
奕龙新材料生产线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连城的数字 “魔法” 还不止于此。在福建允升复合材料的车间,数字化检测设备盯着每一根不锈钢复合管,“毫米级”精度绝不马虎。这种被称作“绿管”的管子,比传统钢管省50%钢材、85%不锈钢,成本降45%,还具有抗腐蚀性强、抗压强度高、防锈性能好、耐热耐寒、环保卫生、长寿命等多种优势,广泛应用于城镇供水、石油化工等等诸多领域。
允升复合材料“绿管”生产线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连地瓜加工也赶上了“数字潮”。智能化分拣机根据地瓜大小、甜度“站队”,精准送进不同生产线;数字化烘干房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烤出来的地瓜干又甜又糯。“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效率翻了倍!”沣沣薯业负责人笑着说。如今,连城已有 50 多家企业用上工业互联网,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超65%,数字正让老区产业“跑”得更快。
地瓜干系列产品自动化生产线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机制护航:服务“暖”人心,企业发展“有信心” “项目落地时,园区全程代办手续,我们啥心都不用操!”紫心薯业的梁承旺提起连城的服务,满是感激。这家把产品卖到东南亚、欧美的企业,能顺利海外上市,离不开当地的“暖心服务”。 连城在龙岩市首创“三位一体”线上服务系统,营商、政务、社会问题一键提交,还有“一月一联席”“问题吐槽”机制,企业有难题,干部马上到。今年以来,“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收了202条企业建议,198条都解决了,办结率98%。“我们推动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对接’转变,当面听需求,实打实解难题,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连城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唐丽萍说。 为了让企业“长大”,连城还搞了“梯度培育”。2025年初列了38家规模企业“成长清单”,目前已有2家申报入库,8家年底有望“上规”;还培育了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着爱的电器、康莱宝冲击国家级“小巨人”。截至现在,连城已有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赛特新材还设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6件,创新底气越来越足。 项目建设更是“快马加鞭”。2025年,连城56个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260.9亿元,县里通过“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用地、用能、用工难题“特事特办”,上半年就完成投资42.26亿元,12个项目开工,11个项目投产,跑出了“连城速度”。 如今的连城,创新研发啃下“硬骨头”,数字赋能激活“新动能”,机制护航撑起“保护伞”。2025 年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89.2 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民营经济进出口增速2.2%……老区连城正以“向新而行”的姿态,让产业提质蜕变的故事,越讲越精彩!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