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龙岩各地 > 正文

龙岩连城:激活美食动能 筑牢共富根基

2025-09-16 18:07:36 黄水林 江钰婷 李绍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9月16日讯(通讯员 黄水林 江钰婷 李绍炜)暮色渐浓,华灯初上。9月14日傍晚,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美食一条街早已热闹非凡。食客们清脆的点餐声此起彼伏,“老板,来一份九门头,多放辣!”“溪鱼焖豆腐来一盘,孩子等着吃!”后厨里,菜刀与菜板碰撞的“哒哒”声、铁锅与炒勺翻炒的“嚓嚓”声、热油遇食材迸发的“噼啪”声交织成灵动的“美食交响曲”。袅袅炊烟裹挟着客家风味鲜香,弥漫在街头巷尾,将整条街的烟火气瞬间拉满。

这热闹的场景,不仅是新泉镇美食产业蓬勃发展的日常缩影,更生动展现了当地在产业、创新、人才等领域持续发力,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升级动能、筑牢共富根基的坚实实践。

党建领航聚合力,抱团发展促共富

“民以食为天,产业兴则百姓富。”新泉镇深知,美食产业若想行稳致远,必须打破“小而散”的经营困境。为此,新泉镇党委、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专门设立美食产业办,并牵头成立新泉客家美食行业协会。通过协会这一纽带,将200余家餐饮门店、30余户食材供应商紧密串联,构建起紧密协作的“产业共同体”。

协会通过制定统一的食材采购标准、规范餐饮服务流程,不仅有效解决了个体商户长期面临的“采购成本高、客源不稳定、品质难把控”等难题,更推动美食产业链实现从“前端食材种植养殖 到“中端烹饪制作”,再到“后端品牌推广”的全环节贯通,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闭环。

“如今的新泉美食产业,早已突破单一餐饮业的局限,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深深扎进种养殖业、牛肉批发业、农业采摘、红色旅游、温泉康养等多个领域。”新泉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李绍炜介绍道。新泉镇的优质稻米、生态溪鱼、本地黄豆、现杀牛肉等特色食材,借助产业链闭环直供餐桌,既最大程度保留了美食的原汁原味,又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近万名农户增收。目前,新泉美食产业产值已达4.8亿元,真正实现了“一家店带动一串户,一条链撑起一片富”的良性循环,让共富的种子在产业沃土中生根发芽。

深耕食材挖潜力,传统美味赋新篇

“厨房就是创新实验室,食材就是最好的研发素材。”新泉客家美食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张金涛的这句话,道出了新泉美食创新的核心思路。在新泉,厨师们从不受限于“传统做法 的束缚,而是将创新的目光聚焦本土食材,不断探索美味的更多可能。

以最常见的黄豆为例,新泉人便将其“玩”出了多样花样:用甘甜的山泉水将黄豆磨制成鲜嫩豆腐,经煎或炸后,变身外酥里嫩的“黄金豆腐块”,一口下去满是豆香;将豆腐与新鲜溪鱼搭配,加入客家米酒、山茶油慢火焖煮,便成了桌桌必点的经典菜肴“溪鱼焖豆腐”,鱼肉的鲜与豆腐的嫩完美融合;更有厨师大胆创新,推出黄豆食材的新式吃法,打破“甜咸”界限,成功吸引大批年轻食客。凭借对黄豆食材的精妙运用,新泉“豆腐宴”还荣获“中国名宴”称号,成为新泉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

除了黄豆,新泉的厨师们还不断挖掘其他本土食材的潜力:将本地散养土鸡与五指毛桃一同炖煮,让药材的清香渗透进鸡肉的鲜嫩中,一口汤鲜醇回甘;用山间采摘的野生香菇、笋干,搭配农家自制腊肉蒸制,干货的醇厚与腊肉的咸香相互交融,风味独特。正是这种对本土食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让新泉美食既能守住“客家味”的文化根脉,又能紧跟食客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焕发新活力。

同时,新泉镇积极倡导“健康安全、美味实惠”的饮食理念,组织厨师团队持续研究菜式、创新菜品。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研发适应现代健康饮食需求的菜品,为美食产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就像‘九门头’这道经典菜,我们调整了用料比例,减少肝、心等高胆固醇部位的用量,增加牛百叶等口感更佳部位的比例,既保留了菜品的独特风味,又满足了食客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追求。”张金涛介绍说。

赛事搭台育尖兵,技艺传承焕活力

“美食的灵魂在味道,味道的核心在厨师。”为培育高素质烹饪人才,新泉镇以县里“万名厨师工程”为核心抓手,构建起“培训+交流+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镇里定期邀请省级名厨、客家菜非遗传承人开展专业培训,内容覆盖刀工技巧、调味秘方、创意摆盘等烹饪全技能,为本土厨师搭建起学习提升的平台。

此外,新泉镇还精心搭建“新泉名厨沙龙”,定期组织本地厨师交流烹饪心得、切磋技艺,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菜品创新灵感。同时,积极推荐优秀厨师参与省级、市级烹饪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让新泉厨师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风采,也让“新泉厨师”成为与“新泉美食”齐名的金字招牌。

在2025年福建新闽菜“海天鼎厨杯”创新菜大赛中,位于连城新泉的天泉湾酒店厨师杨文锦凭借研发的“翡玉方坛炆盆肉”和“翡翠石榴金虾球”,以全省第9名的优异成绩斩获特金奖。“这次获奖,离不开连城良好的美食产业发展环境和完善的美食人才培养机制。接下来,我会在菜品创新上持续下功夫,同时带动更多美食人才成长,让各地游客都能品味到连城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杨文锦感慨道。

与此同时,连城新泉客家美食行业协会派出的选手也表现亮眼:吴祥元、杨彬炜、杨饶礼凭借出色的烹饪技艺荣获大赛金奖,黄辉镛斩获银奖。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牌,不仅展现了新泉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当地美食产业深厚的人才底蕴。

如今,新泉镇已拥有专业厨师1000余人,其中不乏省级烹饪大师、客家菜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是新泉美食的“守护者”,用心传承传统技艺;也是产业创新的“排头兵”,积极探索美食发展新路径——有的在龙岩、厦门等地开设餐馆,将新泉美食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有的留在家乡当厨师,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让客家美食的味道在代代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如今的新泉镇,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名镇,先后荣获“中国客家美食名镇”“福建客家厨师名镇”“福建美食之乡”等荣誉称号。国庆假期将至,新泉镇“温泉美食节”已进入筹备冲刺阶段。届时,游客不仅能品尝到九门头、溪鱼焖豆腐、客家捆粄等经典客家美味,还能体验温泉康养的惬意、欣赏客家民俗表演的精彩,在“美食+温泉+文化”的多重体验中,全方位感受新泉的独特魅力。

这场即将开启的盛会,不仅是新泉美食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小镇迈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相信在美食产业的持续带动下,新泉美食将香飘更远,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