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村庄合并激活力 兴业惠民促共富
2025-09-09 17:11: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马伊骅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9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雅艺 通讯员 黄水林 马慧雪 李伟帅)初秋时节,硕果满枝。近日,走进连城县首批行政村合并试点村——新泉镇西村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只见翠绿藤蔓缠绕支架,饱满果实缀满枝头,浓郁果香沁人心脾。种植户穿梭林间采收,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而这片热闹景象的背后,是村庄合并释放的发展红利,更是两个革命基点村携手共富的生动写照。 时间回溯到2025年1月,西村村与温坊村合并的村民表决现场。 “西村村赞成率 99.8%!” “温坊村赞成率 95.6%!” 高票通过的结果,让两村村民振奋不已。 记者了解到,温坊村曾是红色交通线秘密交通站、福建军区随营军事学校所在地,却因大部分村民搬入西村村龙颈新村,成了常住人口仅几十人的“空心村”;西村村则是当年红四军“新泉整训”的所在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如今,两个革命基点村“和合蝶变”为新西村村,不仅激活了沉睡的资源,更点燃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力。 “两村合并,不是谁吞并谁,而是携手一起变得更好。通过资源整合,发展机会更多,新西村村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西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伟桢的话,道出了合并的初衷与愿景。原西村村凭借温泉、海拔、气候等独特优势,早已培育起百香果特色产业,其产出的黄金百香果品质优良、上市周期长,在市场上广受青睐,经济效益显著。 合村后的西村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村里不仅向原温坊村村民系统传授百香果标准化种植技术,还贴心解决了种苗供应、产品销售、土地流转、农资补贴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成功引导5户原温坊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的方式融入产业发展。如今,新老村民在“共抓产业、共享收益”的良性互动中,携手迈上了利益联结、产业共富的坦途。 “合并后,我们学到了专业的百香果种植技术,果子品质明显上去了。而且每亩地还有 1000 余斤的化肥补贴,种植负担轻多了!”原温坊村村民华生明的话语,真切道出了村民们的切实受益。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西村村还深挖红色资源潜力,推动产业多元融合。村里计划将原温坊村的红色交通线、福建军区随营军事学校遗址等特有红色资源,深度融入红色新泉整训小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并结合自身的地理、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精心打造“红古绿特”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乡村发展从“单一产业”向“多元融合”升级,真正实现“1+1>2”的聚合效应。从“两村合”到“一心和”,从“资源融”到“产业兴”,新西村村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融”起来的同时,民生福祉也在不断提升。西村村通过统一流转480余亩土地给县国投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村里将这笔增收资金与争取到的专项投入,重点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幸福院、村卫生室、老人食堂的规模和服务范围,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生活保障。 “在老人食堂里,能和这么多老伙计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热闹得很,饭菜也合口味!现在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不分你我,孩子们在外打工也更放心了!”原温坊村的张大爷坐在宽敞明亮的老人食堂里,满脸欣慰地说。 西村村的实践,是连城县村庄合并工作的缩影。2024 年以来,连城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率先开展村庄合并,遵循“实事求是、尊重民意、因村制宜、积极稳妥”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村级治理与服务水平。 “连城县将进一步深化行政村合并,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从‘合’到‘和’再到‘兴’的行政村合并 2.0 版。”连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兴旺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