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龙岩各地 > 正文

上杭湖洋:履职见成效 人大代表展风采

2025-09-08 18:01:00 王文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雅艺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9月8日讯(通讯员 王文婷)今年来,上杭县湖洋镇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围绕“联、商、督、促”工作闭环全链条,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凝聚民智、化解民忧,活动期间共收集群众建议意见15条,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8件,充分展现人大代表风采。

以“联”筑基,畅通民意渠道

湖洋集镇赴圩日期间,湖洋镇县、镇人大代表在集镇中心支起“人大代表咨询台”小桌子,向过往的村民群众派发人大代表名片并耐心地倾听登记群众反映诉求。

“这个月我走访了20多户选区群众,发放了30多张印有我的联系方式的代表名片。”联系月活动期间,湖洋镇各级人大代表带着名片走村入户进企业。

密切联系群众是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基础。去年以来,湖洋镇为便于群众与代表的日常联系,为全镇73名各级人大代表定制了专属人大代表名片,“人大代表活动”期间,人大代表带着名片联系群众,既强化了人大代表身份认同感更为活动结束后群众联系代表提供了便利。

同时,湖洋镇人大不断优化人大代表联络室布局,按照“方便群众、便于履职”的原则,1个镇级人大代表工作室和3个片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做到“全天候开门”。全镇县、镇人大代表编入4个工作室,按照“固定接待+走访入户”形式,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区深入选民,确保人大代表联系月期间参与工作室接待、入户走访均不少于2次,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

以“商”聚力 凝聚发展共识

“这次补选涧头村村委是政治任务,也是群众们的期盼,你们作为镇人大代表,希望能积极报名参选,继续为村级事业做贡献。”为配合整改龙岩市专项巡察移交的问题,湖洋镇人大主席袁洪在了解到涧头村村委补选迟迟无村民报名参选后,经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同意后,组织涧头村两委干部、人大代表开展协商座谈,鼓励动员该村镇人大代表积极参选。

8月中旬,经村民代表选举,林桃红当选为涧头村村委委员,解决了涧头村长期没有村委委员的困境。林桃红上任后,涧头村村两委团结一心,积极整顿两委干部和党员风气,村干部主动带头开展村级环境大整治,涧头村从昔日党组织涣散软弱村向先进村靠拢。

协商议事是“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的运转关键。湖洋镇人大围绕党委政府要事、村民群众大事小事积极开展“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路径,通过“你提议,我办事”镇科级领导人大代表接待农民代表、选民群众协商议事平台,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的公共空间。聚焦民生热点、民生实事项目,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大幅提升问题解决效率,极大地提高民众参与度,为“民主共治”凝聚合力。

以“督”问效 推动问题解决

“这些漏洒的混凝土既影响了道路环境卫生,更给过往的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上杭县人大代表刘巧英在走访选民的途中发现搅拌车漏洒混凝土的问题。她指着拍摄的照片告诉镇人大办工作人说:“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迟不得、等不得!”

接到代表反映问题后,湖洋镇人大立即协同村建站干部到现场核实确认,并督促村建站安排人员对马路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并找到运输车辆所在公司,对该公司负责人进行协商约谈,仅仅用了1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

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湖洋镇人大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期间,围绕中心工作、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了群众身边事8件,推动活动效能提升。

以“促”固本 激发代表活力

“兆奎代表,前几日镇民政工作人员和我电话联系,准备这几日会到我家入户核实低保申请资格,真的十分感谢你。”元丰村胡大伯十分激动地告诉镇人大代表朱兆奎。

据了解,胡大伯家中老母亲生病在床,因为自认为评不上低保,便未向村干部申报低保。朱兆奎走访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提出为其母亲申报,并很快得到镇里民政办入户核实的回应。

人大代表是开展“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的主体,代表有活力,活动就有活力、有氛围。湖洋镇人大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活动期间通过思想动员、组织培训、提供保障等,拓展代表视野,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意识。针对人大代表收集反馈的建议意见,湖洋镇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有效推动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一批群众急难问题,大大提升了代表履职活力和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