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看阅兵】烽火淬炼军魂 九旬老兵忆初心
2025-09-03 11:33: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马伊骅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9月3日讯(本网记者 吴雅艺 见习记者 林雯 通讯员 范启椿)“祝我们祖国越来越好,我们后代要不忘历史,永远跟党走。”9月3日,在龙岩博爱医院,99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李海宽在家人的陪伴与解说下观看完阅兵仪式后发自肺腑说道。 抗战老兵李海宽与家人一同观看阅兵仪式。吴雅艺 摄 1927年,李海宽出生于江苏兴化县,在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老百姓经常“有一餐没一餐”,在日寇铁蹄下挣扎求生。1941年,年仅14岁的李海宽,怀着一腔热血,跟随同村的伙伴,毅然加入了新四军六团,成为一名“娃娃兵”。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反清乡,反扫荡,李海宽经过大小战斗数十次,先后在苏北二分区四团、苏中32旅94团、华野十兵团29军86师256团一营二连,历任战士通讯员、班长、排长,副队长、指导员等职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号角响彻神州,李海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解放战争的烽烟再起,他又随部队南征北战。 抗战老兵李海宽在家人的陪伴与解说下观看阅兵仪式。范启椿 摄 1949年10月,李海宽在攻打厦门战役时,左肩关节和背部被机枪子弹再一次击中,伤势严重,生命垂危,前后手术了十九次,仍未能痊愈,后转入龙岩第八军分区休养所休养,因伤口经常发炎、流脓,年轻的护士们都望而却步,只有修淑卿奋勇上前,在她的鼓励和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恢复,最终李海宽被评定为因战四级残疾军人(原称二等甲级残疾军人)。 共同的信仰、对和平的渴望,让两颗年轻的心在弥漫的硝烟中紧紧相依。1953年,李海宽与修淑卿结为夫妻,这份始于生死考验的战地情缘,成为他戎马生涯中最温暖的星光,也铸就了一个革命家庭最坚实的基石。 1953年,带着满身荣光(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二次、四等功五次)与伤痕(负伤三次),李海宽转业归乡。从龙岩烟厂到财贸干校,从乡镇公社到医药公司,岗位平凡,但李海宽初心不改,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971年,李海宽儿子受其父母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下毅然投身军旅,紧握钢枪续写保家卫国的荣光。1999年,李海宽的外孙女也披上新时代的绿军装,承袭家族热血,成为共和国忠诚的年轻卫士。从抗日烽火中的少年,到淮海战役里的铁血战士;从救死扶伤的战地天使,到薪火相传的三代军人——这个家庭用跨越世纪的接力,书写了一部“赤子之心”的鲜活史诗。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