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人美、日子红!武平城厢“五多五同”深化林改共富“答卷”
2025-08-29 20:04: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雅艺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8月29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陈荣香 谢思棋 李亚鹏)青山叠翠,产业兴旺。在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一片片山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二十多年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如今,面对林地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等新挑战,当地通过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新路。 8月26日,在城厢镇汾水村东坑里家庭农场,农场主钟国明正在林间喂鸡,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已成为他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我们利用山林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和果园种植,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钟国明笑着说。 这家家庭农场采取“林下养鸡+果园采摘”的发展模式,年出栏优质土鸡2万余只,种植水蜜桃、梨等果树近100亩,形成了集生态养殖、水果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以林养禽、以禽促林、林果结合”的良性循环。 在金桥村福雄林场,连绵的油茶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林间除草管护,为丰收做准备。 “我和几位股东2010年共同承包了1000多亩林地,通过股份制经营,种植油茶850亩。现在年产茶油8500公斤,年产值136万元,年利润约60万元。”林场负责人李培群介绍,油茶产业不占用耕地,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既保持了水土,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城厢镇礤文村的牛畲里共富林场则是探索“合作经营、共富共享”模式的生动缩影。该林场创办于2004年,总经营面积达2110亩。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原则,实行“个人经营+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经营部分则按比例与农户进行分红。 “2002年林改以后,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分到山。因为当时分到的山面积比较小,比较分散,单家独户联合起来造林难。我们通过合作经营,将分散的林地整合起来进行规模造林,三年时间就造了1580多亩。通过三次的采伐,收回成本180万元,分给农户30多万元。”林场负责人李福明介绍道。 牛畲里共富林场的实践,有效破解了林地“小而散”、单户经营难、投入不足等难题,实现了从“分山到户”到“联户共富”的转变。目前林场正计划发展林下种植,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香菇、木耳、灵芝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增加收入。 记者获悉,这些创新实践是城厢镇深化林改,推进林业共富的生动缩影。城厢镇以“林业共富”为目标,依托共富林场服务平台和配套政策保障,全面推进“五多五同”发展模式,目前已带动上千户农户、林户致富增收,绘就山绿、人美、日子红的共富新图景。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紧扣‘多元主体同谋发展’‘多种类型同步开发’‘多层空间同时利用’‘多式联营同频发力’‘多重收益同享成果’的‘五多五同’模式,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不断促进‘林上增值、林下拓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的融合,推动林业高质量的发展。”武平县城厢镇林业站站长林光坤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