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长汀: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力打造闽西活力副中心
2024-08-15 22:48: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马伊骅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江雅萍)8月15日上午,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长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其民以“抢抓机遇、精准发力,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展现长汀作为”为主题,在会上介绍了近两年来长汀县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亮点成效。长汀县工信科技局局长朱建凯,长汀县文体旅游局局长黄鲁卡,长汀县卫健局局长邱建平回答有关问题。 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长汀县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按照市委“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工作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工业强县、文旅富民”发展思路,在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展现长汀作为。 长汀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2022年以来,全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和修复生态面46.2万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3.56%;2023年,全县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26.2亿元,产业税收超3.6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达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12亿元;先后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医养结合示范县,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生态优先 打造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长汀样板” 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当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实现了从“火焰山”到“绿满山”的飞跃。2022年以来,全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和修复生态面46.2万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3.56%,全县水土流失率从1999年的23.82%下降到2023年的6.44%,森林覆盖率达79.55%,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 透过这组数据,能直观地看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25年来,长汀县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生态理念和重大实践,自2021年7月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来,长汀县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捷报频传。 2021年10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作为世界生态修复实践成功范例向全球公开推广。2023年2月,《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2023年4月18日,全国首单跨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签约。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成功落地。2023年9月25日,长汀县成功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天保GEF项目启动会,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再次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现今,长汀县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示范先行,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做好“生态+产业”“生态+改革”的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将水土流失治理成果转化为生态红利。 工业强县 持续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汀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把“工业强县”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首,以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3+N”产业体系,依托稀土精工、纺织服装、医疗器械等现有产业集群优势,汇聚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把长汀打造成为辐射闽粤赣边的新时代工业重镇。 2023年,稀土及其应用产业完成产值72.6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完成产值105.5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完成产值及贸易额26.2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汀县稀土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长汀招式连连。 向新而进。连续两年组织实施“工业发展年”活动,持续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共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23家。2023年,长汀县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26.2亿元,产业税收超3.6亿元;由县领导带头招商,同步推进“汀商回归”工程,引导上下游产业集中集聚发展,2023年新签约工业生产性项目91个,总投资额202.8亿元;营造适合本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营商环境,2023年,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8次,由县主要领导现场办公为企业协调解决相关诉求91个,为20家企业解决融资续贷1.03亿元。 向智而行。长汀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足功夫,实现铜铝、绿色建材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通过建立梯度培育体系,细化培育规划,以企业为中心深化产学研结合。如,支持金龙稀土等企业与厦门大学等高校探索“校企地”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打造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9个。 向高而攀。长汀紧抓对口合作、对口支援的政策机遇,签约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签约引进大湾区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46.73亿元;推动鹏远高端钢结构项目等11个项目落户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总投资22.15亿元;在“厦龙心连心·共叙山海情”招商引资暨文旅推介会中,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5亿元。 文旅富民 塑造产业融合发展新势能 近年来,长汀县充分发挥红色、历史、客家、生态等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局。在今年的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长汀荣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店头街”“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福建省县域文旅经济正向激励县”三个品牌奖项的授牌表彰。2024年“春节”“五一”及暑期来汀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汀州古城游”持续火爆,上半年接待游客达466万人次、比增17.8%,实现旅游收入45.12亿元、比增27.2%,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强县。 “一业兴,百业旺”,将文旅产业打造为富民产业,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长汀县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诚信长汀”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旅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创城重点项目41个,高质量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雨污管网升级等新增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扎实推进8个重点领域“诚信长汀”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康养+”战略,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夜游汀江”等一批“文旅商”一体化的夜间新消费场景。加快汀州会客厅、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精致完善软硬环境,持续提升文旅承载力。 与此同时,坚持融城带乡,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创新,通过在全省首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林下经济不动产证书等有力举措,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广实施党建引领“供销农场”模式,2023年,完成全托管面积2.08万亩。 人民至上 在民生事业建设上稳步改善 近年来,长汀县以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为己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长汀县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全省唯一一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优化医疗机构布局、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3项措施被国家卫健委纳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首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并全国推广,汀州医院主体功能搬迁、传染病院项目基本完工,汀州医院被列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下一步,长汀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脚踏实地、创先争优,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打造工业强县、提升文旅品质、抓好民生实事,全力以赴将长汀建设成为生态优美、文化繁荣、百姓富裕的闽西活力副中心。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