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武平: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4-07-24 20:35: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江雅萍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7月24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7月24日上午,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本场发布会聚焦近年来武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武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北阳以“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题,介绍相关情况,武平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有关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武平县深入开展“三争”行动,坚持“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成”的四个一工作理念,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新显产业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优势,2019年,武平县正式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原则,聚焦平板显示、LED显示与照明、印刷电路板三大板块,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聚、由聚成势。 通过系统化建设,武平县打造产业聚集地,建设新显产业园,实现“由优到聚”,积极引导县内配套产业深化合作,促成70多家县内企业相互配套,提高区域配套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配套设施方面,武平县集约物流资源,建设物流产业园,培育深圳、东莞、福厦泉等6条物流专线和8家规上物流企业,货运成本降低30%—40%,着力提升集成服务,建设多功能新型显示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县级“新显产业大脑”。 目前,武平县新显企业达到1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8家、科技中小企业6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 武平县工信科技局局长李开东表示,下一步,武平县将坚持发展新显首位产业不动摇,逐步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光学材料—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助力林下生金 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牢记嘱托,与时俱进推动林改再出发,接续作答“林改六问”,做好“林文章”,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武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为健全完善“三权分置”,激活林地资源,武平县推行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稳定所有权、推动承包权有偿退出、搞活经营权,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林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重点鼓励扶持经营权流转。目前,武平县共办理2417本林地经营权证,面积31.3万亩。 2021年,武平县实施主伐年龄下调采伐制度改革,2023年实施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采伐制度改革试点,并上升为国家决策,旨在优化林木管理。武平全县共办理享受政策林木采伐许可证份数703份,采伐蓄积18.29万立方米。今年实行人工商品林按面积批准林木采伐,实现林木采伐自主经营。 2024年1月,武平县建成了全国首个林业数字孪生系统平台——e林通。同年6月,龙岩林票在武平首发,打通了林业资源资产化渠道,助力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 武平县签约引进全省首个普惠型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切实把森林碳库转化为增收钱库,实现林业发展有钱投。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完成3.0版建设,已成功放款3625笔、累计放款7.81亿元。 此外,武平县大力发展民营林场、股份制林场,建立以场带村联户合作发展机制,提升林地面积蓄积量和林业经营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52家,其中千亩以上民营林场287家、林业专业合作社68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据了解,2021年以来,武平县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森林抚育21.6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4万亩,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3.7万亩,与2001年比森林覆盖率提了2.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提了2.1倍。 数据显示,武平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281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91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60.48万亩,2023年实现林业总产值94.65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160万亩,实现产值47亿元,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市龙头企业16家,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 坚持共建共享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近年来,武平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 武平县坚持地下除“患”、地上治“乱”,近年来新改建雨水管网约42.7公里、污水管网约50.6公里,新增智慧停车位157个、新能源充电桩60根、智慧路灯2275盏。 武平县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以来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5个,造福群众2863户。 遵循“100米见绿、300米见园”的标准,武平县新建了四季田园、香樟田园公社、千鹭湖湿地公园、心月公园、崇文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其中南门塅完整社区入选省级样板工程。 2023年12月,龙龙高路武平段建成通车,实现武平人民“高铁梦”。环梁野山康氧福道入选全省第二批最美乡村“福道”,“信息平台+统一配送”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乡村道路建设方面,武平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入选全国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 武平县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首创“居住地申办低保”救助模式,“种田得谷,敬老得福”成为武平养老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武平县医院荣获全省唯一的县域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奖,并于2022年12月通过全国健康县省级考核评估。 武平县深入推进“平安武平”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居全省前列,“园区枫桥”职工法律维权服务做法在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分享,此外,武平县积极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新路径,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张北阳表示,下一步,武平县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到武平调研的指示精神,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武平林改精神,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练好内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新的改革实践纵深推进武平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