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龙岩上杭:建好“小工坊” 奏响“共富曲”

2024-05-26 10:17:13 黄洪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5月26日讯(通讯员黄洪辉)近日,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九洲村户户都种蜜雪梨,64岁梨农罗兴隆心里高兴,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自去年村里的“梨享九州”红领共富工坊以保护价收购蜜雪梨后,他再也不担心蜜雪梨没人要了。

同样的好事,也发生在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乐村,年过六旬的李杨昌在家里种植萝卜干、芥菜,每年除烟稻收入,还能挣2万余元。而这些菜的规模种植,都是庐丰畲族乡畲味小菜“红领共富工坊”所订制。

同心话共富,一个不掉队。2023年来,上杭县聚焦推动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以全省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为契机,率先在全市通过企业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联建联创星级“红领共富工坊”,全域推进、全面开花,实现乡村港湾美起来、产业饭碗兴起来、农民口袋富起来。截至目前,上杭县已建成“红领共富工坊”32家,带动从业人员1.6万余人,吸纳低收入农户3463名,人均增收3257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22年增加3000多万元,500万元村新增3个、100万元村新增10个,50万元以上村同比增加48.46%。

全域布局覆盖,汇聚因地制宜产业发展新动能

位于中都镇富光村的山水文旅“红领共富工坊”,发挥乡村生态优势和城郊资源优势,培育引入特色非遗文化、人文书店、特色民宿等新业态,将空置房屋、荒废滩涂、闲置土地打造成山水文旅特色工坊,吸引多样化业态进驻,带动低收入农户20余名,2023年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原来不足15万元跃升至超100万元。

2023年,上杭县在全市率先制定印发《关于创建星级“红领共富工坊”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紧盯集体经济增收、扩中提低、就业创业等经济关键指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入股分红、产业带动、技能帮带、平台共享等利益联结和分配模式,并以村社党组织为重点,找准联建单位利益契合点、需求连接点开展精准结对,推动乡镇、部门、村(社区)、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资源共享、协同发力,构建“党组织领着跑、企业携着干、党员带着做、群众跟着富”的共富新模式。

同时,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坊一特”创建思路,在“小切口”上精准发力,找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将上杭萝卜干、旧县豆腐等特色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辨识度的大品牌。在“小品种”上靶向聚力,持续巩固提升优特品种规模效益,将临城蜜雪梨、通贤乌兔等特色品种打造富民强村的大产业,并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小链条”上持续用力,延链补链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将杭梅、蜜柚等特色农业打造成全链协同的大集群,累计带动从业人员3300余人。比如,稔田镇党委领办勤农红柚专业合作社,打造“柚”共富工坊,吸收会员农户150户,辐射带动全镇500余户农户发展蜜柚种植约1.9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2亿元,村民年均增收9000元以上。稔田红肉蜜柚入选“国家级”特色种植产品名单。

类型模式丰富,探索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新路径

“过去我们村产业单一,村财年收入不足20万元,自加入‘青绿富农’红领共富工坊,依托工坊抱团发展优势,成功对接和康药植公司,大力种植骨碎补、金线莲,现在年收入超50万元”谈到未来发展,上杭县白砂镇扶福村党支部书记龚颖先满怀信心地表示。

“青绿富农”红领共富工坊依托白砂国有林场优势,通过“合作社+农业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6个村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与和康药植公司、白砂国有林场联建联创,盘活国有林场种子园林下空间2000亩,实现了林下经济由“单打独斗”到“抱团聚力”的转变,助力集体经济由“一条腿”走路到“多条腿”快跑,真正把“产业优势”升级为“发展胜势”“群众喜势”。

像“青绿富农”红领共富工坊这样的例子,在上杭还有很多。近年来,上杭县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模式,依托红领共富工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手工业等乡村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为当地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比如,湖洋镇党委打破区域边界限制,以湖洋村为中心,联同水埔、上埔、涧头等6个小(弱)村建立“跨村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的“飞地抱团模式”,通过实施“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创立“蒸蒸日上”红领共富工坊,以党建串起蒸鸡产业链。目前,该共富工坊已销售蒸鸡130万份,产值1.19亿元,辐射带动6个村2000余群众养殖加工,户均实现年增收5万元。湖洋蒸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富鸡”。

与此同时,上杭县注重打造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落地上杭,延伸工坊产业链,推动生态旅游、文创产业与乡村本土资源的深度融合,并依托数字下乡、电商进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济,建设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直播间等,让农特产品出山入海,实现项目、流量“双导入”和村民、村集体“双增收”。

创新建设机制,开启产业共富乡村振兴新机制

扶持一个工坊,就能带富一个地方。为持续放大红领共富工坊的致富效应,上杭县着眼“红领共富工坊”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全市域推广,重点做好政策扶持、机制保障和服务供给的文章。

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围绕“红领共富工坊”建设、运营的全流程,上杭县委组织部联动8个涉企涉农部门,制定出台项目引进、星级奖补、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12个方面的政策支持,打通惠坊政策审批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贷款,加大补贴力度,创新“红领共富工坊”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对获评二级及以上星级“红领共富工坊”所在村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及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

构建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评估与监控机制,严格准入、严肃管理、严防风险,做好环保、安全生产、消防等重点环节,探索建立“红领共富工坊”公约制度,增强参与主体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建立工坊联席会商、资源调度、协同生产、安全退出等8项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县级13个部门协同联动,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凝聚共富工坊建设合力,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到今年年底,全县红领共富工坊将达到50家”上杭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晾晒评比机制,动态发布工坊运行“进度榜”,建立星级工坊评价体系,精准描绘共富工坊画像,打造具有老区苏区上杭辨识度的红领共富工坊矩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