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连城:百年锡器技艺 今朝如何传续

2019-03-27 10:57:09 黄筱菁 黄水林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陈列室里放满了锡器。

复杂又精巧的工艺

锤子、剪刀、钳子、木槌、刻刀、松香、量尺……店门口的两张木桌,被各种各样的工具堆得满满当当。桌边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木桩。大部分时候,“精全锡艺堂”出品的锡器,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锡器的制作,有着特定的工艺程序。屋内有一个电炉子,马恩明往上放了一口铁锅,把锡块放入锅中,高温之后,锡块融化成银白色液体状,一股金属的味道飘出。随后,他把滚烫的液体小心倒进两块大理石板中,冷却之后,一块轻薄的锡板出现在眼前。这是制锡流程的第一步——溶解和压片。

要想把片变成立体的器具,还需要裁剪、焊接、敲打成型。“按照器具的形状,把锡板裁剪成几何图形,焊接起来,放在木桩上用锤子反复捶打,形成立体。捶打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力度一定要掌握好,不然敲出来不好看,不规整。”马恩明一边敲打锡片,一边详细地介绍。就此,一个锡器已出模型,打磨和抛光步骤将锡器表面刮平磨亮,把它从“粗造”变“精细”。

锡器的精美,在于形,也在于图案,器身上雕刻的花样,往往是整个锡器的“点睛之笔”,赋予器具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灵动之美。但这个环节,需要心手配合,恰恰是最难的。“锡器不是平面,它有一定的弧度,要在弧面上雕刻,可比在平面上难多了。”马恩明笑着说,“锡具上的图案全是人工刻的,它不像电脑刻画,一刀下去要是没刻准、刻好,那就改不了了。”

锡器制作,处处都是技术活。老师傅们之所以能得心应手,多半是熟能生巧,更是每一步都按照老技艺用心打造的结果。几十年如一日,马恩明一双手制作出的锡器,数不胜数。

店内老木桌的后面,有一个柜子,红布为景,里面摆满了用锡制成的酒壶、茶罐、杯子、盘子等物件,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平整光滑的线条和金属特有的闪亮。这些,都是他制作来展陈的锡制品。

“这是龙凤壶,一面雕刻着龙,一面雕刻着凤,客家人结婚时当嫁妆用的。”马恩明介绍说,“这个冠豸山壶,是一款温酒壶,参照古代贺壶的样式打造,壶盖形似冠豸山外形,壶表面的麒麟献瑞都是手工雕刻的。”

一边传承一边创新

柜子里,有一个物件很是特别,它是一个茶壶,玻璃身、玉质地的把手,一条锡制的龙“攀附”在壶身上,立体而又生动。

这条龙不大,但要把它镶在上面,难度较大。“技术要求很高,每个焊接口要保持好温度,因为温度太高玻璃就会裂开,温度太低又焊接不好。”马恩明说。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当中,马恩明终于把握好了技术要领。而这,也让他离已经失传的“锡镶紫砂”技艺又进了一步。

虽已接近古稀之年,马恩明仍然在学习,“不是会做锡器了就完事了,这一行需要一直学、不停练”。直到现在,他一有空就会坐在店里,研究难度高的制锡技巧,偶尔在外听到了新的工艺,回家后马上动手操作。时代在变,部分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过去,打锡师傅们都用木炭加热烙铁来焊接,为了让焊接更精细和环保,马恩明创新了方法,用小的电焊枪来焊接;传统抛光用的抛光机要用脚踏,费力又不精确,摸索一番后,他自制了简易的抛光机床,大大提高了抛光的效率。

接近中午,马恩明家来了一位熟客——73岁的马勋超。两人坐在门口,用本地话交谈着,说到关键处,还伸出手指在空中来回比画。他们正谈着的,正是制锡技艺。虽然马勋超已不再从事这一行,但他对锡器制作有着丰富的经验,闲时,两人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哪个技艺可以再改进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你看我快70岁了也还在学,还觉得学不够。”马恩明笑着说。

不断学习,不仅是自我技艺提升的需要,也是因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2009年,四堡锡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马恩明被评为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多了个传承人的身份,马恩明心里多了一份将技艺传承下去的责任。

但传承的形势不容乐观。清代中叶时,四堡地区有打锡匠500多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锡器制作在当地都很风行。随着时代的转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生活方式上,各类商品摆件涌入普通人的生活。原本风靡的锡器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马恩明告诉记者,现在四堡镇只有约8户人家在做锡器,打锡师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可能再过十年,这里也就剩下三两家锡铺了。”马恩明充满忧虑地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