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连城:百年锡器技艺 今朝如何传续

2019-03-27 10:57:09 黄筱菁 黄水林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马华强正独自练习技艺,对锡板进行敲打定型。

走出精品定制路线

往日的寻常变为如今的稀贵,这一门几百年相传的技艺遇到了几乎所有手工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懂技艺有经验的师傅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一代真正想学技艺的人少之又少。

“现在眼睛也花了,手也没那么灵活了,不把这个技艺传给下一代的话,以后就没有人做锡器了。”有些忧虑的马恩明先想到了让自己在外打拼的儿子回乡。现在在“精全锡艺堂”,除了马恩明,还有一个年轻的打锡匠,那就是他的大儿子马华强。马华强从小和父亲学过打锡,长大后到厦门工作,36岁时才回到四堡,和父亲一起肩负传承技艺的使命。

“当时我是抓阄回来的。”说到回乡过程,马华强笑了笑说,当时兄弟两人都在外上班,最后以抓阄的形式,确定了他回乡传承锡器制作技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我有这个责任把它扛起来”。

如今,马华强已经是制锡的好手,敲打、焊接、雕刻……这样的流程,他一天要重复多次,仅仅一个锡酒壶上的圆形纹路,他就要敲打7000多下。制锡从来不是轻松活,“从设计到出成品,复杂的可能要花十来天的时间,很需要有耐心,还要耐得住寂寞。”马华强说。

在马恩明看来,徒弟已经超过了师傅,儿子的技艺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让他有了些许欣慰,但他依然苦恼于招不到徒弟的棘手现实。几年前,有人抱着挣钱的目的,问马恩明当学徒能给多少工资,马恩明听后心里不是滋味,“学制锡技艺要有悟性,更要专注和耐心,为了名利来学一定是做不好的”。

而马华强知道,被动地等人来学,不如先把这门手艺做精做强,把市场拓宽。

在以前,凭借一副担子、一把嗓子、一双脚,老打锡匠们走出四堡锡器的生存路径。现在,挑着担子入户打锡的情形已消失,变得小众的锡器行业,需要更紧扣时代和市场需求。

“喜欢锡器的人依旧不少,只是它的功能从实用转变为收藏和观赏为主。”马华强说,当代人更青睐把锡器和茶道、酒、香文化结合,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直接找到他,要求定制自己想要的锡器,而他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定制化和精品化的路线,成为“精全锡艺堂”的定位。

连城是一个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结合产出旅游产品,也是马华强他们瞄准的重点。以四堡雕版印刷为元素的锡制纪念币、以冠豸山为元素的锡器和摆件,都是游客喜爱的对象。

卖现成的产品,也卖体验和文化。马华强在店内推出了锡器制作体验服务,节假日里,总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亲手做锡器。“孩子们来这里花点时间做个小东西,觉得很高兴,无形中也能培养他们对锡器制作技艺的兴趣。”马华强说,他正在找合适的场地,计划把锡器体验服务做大。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行动起来,把四堡锡器制作技艺纳入古镇文化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和支持,帮助锡器制作技艺“走出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