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巍巍松毛岭 铁血铸军魂

2017-11-15 09:29:13 阙小琴 陈天长 陈析兴 邹善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温坊战斗纪念亭(资料图)

东南网龙岩11月15日讯(记者 阙小琴 通讯员 陈天长 陈析兴 邹善水)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阶段,国民党50万军队采取“堡垒主义、步步为营”的战略,向中央苏区推进,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

松毛岭,是连城县和长汀县交界的高山,因为山上长了很多松树,故名“松毛岭”。作为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州的一条必经之路,松毛岭成为当时中央苏区首府所在地瑞金东面的一道重要屏障和天然门户,同时,也是部队输送、物资来往的咽喉要道,故有“守住松毛岭,就等于守住了中央苏区的东线阵地”的说法。然而,在1934年9月,这一道重要屏障和天然门户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战争洗礼——松毛岭战役在这里打响了,这是红军长征前夕苏区军民保卫中央苏区进行的最后一场重要战役。

此次战役,分为温坊战斗和松毛岭阻击战两个阶段。

巧用运动战 温坊获大捷

先后打垮李延年纵队6个团,歼敌4000多人,缴获长枪1300枝,自动步枪和轻、重机枪85挺……这就是1934年9月1日至9月3日,温坊(今“文坊”)战斗的成绩表。

温坊战斗,是松毛岭战役中的第一战,包括9月1日和9月3日两场,打击对象是国民党“围剿”军东路军蒋鼎文部之李延年纵队;红军参战的是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独立第二十四师,统归一军团林彪、聂荣臻指挥,而整个战斗由红军总司令朱德统筹负责。

“先占领汀州,尔后会同北路军、南路军总攻瑞金”。1934年8月间,李延年纵队由连城出发,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术向长汀推进。8月中旬,李延年纵队推进至新泉、连城和朋口周围地区。面对装备精良、又有飞机火炮支援的国民党军,红军是仍然坚持博古、李德制定的“以堡垒对堡垒”进行“短促突击”战术,还是采取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战术,以挫败敌人的进攻?

朱德选择了后者,并大获成功。从9月1日晚至9月2日凌晨,红军向尚在梦乡之中的敌军发起突然进攻,不仅全歼敌第八旅两个团,还俘虏约1600人,仅该旅旅长许永相和约一个营脱逃。随后,在9月3日9时至16时,红军各师团将进攻温坊的敌人包围,并再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此战,红军出色运用了运动战术,被称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打得最好的一场胜仗。”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升辉说,这一场战斗红军总共只伤亡600余人,缴获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11担西药,这对于物资匮乏的红军而言,真是雪中送炭,“为此,林彪、聂荣臻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透出一种喜悦,说‘苦战一年,此役颇可补充’。”

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为温坊战斗的胜利,组织了7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期密集性地连续报道,称温坊战斗“是红军历史上永不磨灭的一页”。

“温坊战斗大胆实施在运动中寻找敌人弱点,以待敌人脱离堡垒之机,果断出击,掌握主动,歼灭敌人,堪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典范。”省委党校教授、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蒋伯英在《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述评》一文中如此评价。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