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巍巍松毛岭 铁血铸军魂

2017-11-15 09:29:13 阙小琴 陈天长 陈析兴 邹善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松毛岭阻击战示意图(资料图)

鏖战七昼夜 喋血松毛岭

“那年你们红一军团走后,我们红九军团面对数倍装备精良的敌人,伤亡惨重,血流成河。”1989年12月,杨成武和涂通今两位将军一同回家乡长汀,途中在松毛岭停了下来,回忆起当年的这场战斗,涂通今悲伤地告诉杨成武将军,这一场战斗“牺牲其实不亚于湘江阻击战”。

9月11日,红一军团奉命从长汀县南山镇钟屋村出发,向江西兴国方向转移,抗击北线敌周浑元纵队,留下红九军团与红二十四师在东线“钳制与抗击李(延年)纵队”。当时,参战部队红九军团(含第三师)约8000人,红二十四师约6000人,上杭、长汀补充新兵约2000人,总计约16000人。而国民党军方面,东路军李延年纵队在温坊战斗失败后,在9月中旬,蒋介石委派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飞抵龙岩,协助蒋鼎文策划向汀州方向进攻的部署。

9月23日,双方在松毛岭上展开了7天7夜的殊死搏杀,但是双方的死伤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据。据当时战场指挥员红三师第七团团长刘华香回忆:“敌人不顾大量伤亡,硬要突破我军防线,投入的兵力也越来越多,战斗打得异常艰苦,连续搏杀了几天,双方人员伤亡都非常惨重。”那这一场阻击战当时究竟打得有多艰苦,有多惨烈?

据民国版《长汀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即1934年9月)……是役(指松毛岭阻击战)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当年参加这场战斗的人,基本都战死在山岭上。有的一个连就活下一两个人,像我这样能活下的,真是万幸。”上杭县才溪镇发坑村的老红军林攀阶参加了这一场战斗,他生前这样回忆这场恶战,“山上到处是尸体,血把土都染红了,太惨烈了……”

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人钟宜龙今年89岁,他说,战斗发生的时候,只有6岁的他被吓得连哭都不会了,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养母、女子游击队队长涂从孜驮着血肉模糊的大人们回家,“他们的脸上都是泥和血,这些一辈子忘不了。”

“松毛岭阻击战有效迟滞了国民党东路军向中央苏区长汀、瑞金的进攻,为中央红军和中央首脑机关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东线最大规模的一仗,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吴升辉说,与温坊战斗不同,这是一场阻击战,不能以胜负衡量,值得肯定的是,这一仗完成了战役赋予的任务。

9月29日,在历经七昼夜的鏖战之后,参加战斗的红九军团退出松毛岭一线,转移到钟屋村。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钟屋村观寿公祠前举行了由红军、赤卫模范队员、少先队员和群众等参加的万人誓师大会。15时,在隆隆的炮声中,在亲人难以割舍的目光里,红九军团兵分两路,离开钟屋村,开往江西瑞金,开始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