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上杭通贤:碧血青山书战史

2017-09-13 10:39:43 唐亚新 林斯乾 黄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上杭通贤障云村红军医院

    东南网龙岩9月13日讯(记者 唐亚新 通讯员 林斯乾 黄旭 文/图)

建苏区,叠嶂层峦树红旗

“通贤障云村的红色故事开始广为人知。”9月8日,带领记者探访重峦叠嶂间红色遗址的上杭县通贤镇宣传统战委员江永姑这样说道。1929年3月初,在我党早期党员的宣传带动下,障云岭张桂雄等7人成为了障云最早的共产党员,当时的障云乡党支部也由此成立。

通贤障云村的红色故事,最早可追溯到红四军入闽后不久。据当地党史记载,1927年7月,在闽西策动实施“七月分兵”计划的红四军一个纵队来到才溪,帮助当地党组织举行才溪农民武装暴动。当时隶属于才溪的通贤和障云很快公开成立了农民协会、赤卫队、少先队和儿童团等革命组织。

革命势头的迅猛上升,也带动地理位置偏远的障云苏区。据通贤镇编撰的党史资料《红色通贤,模范通贤》记载,1930年初障云成立了第二乡苏维埃政府,管辖障云、燕子塔、白石、桂坑和竹子寨等5个自然村,共计110多户,380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相继成立了党、团组织和儿童团、少先队等。与此同时,各村还创办了工农政治夜校,组织群众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

“通贤和障云的苏区建立之后,当地各项事业都在有序发展。”当地党史专家、上杭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迎春介绍说,当时由才溪通贤障云等地组成的才溪苏区,由于各方面表现出色,开始成为各个苏区的典范。

1933年6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发表《为建立才溪光荣碑及奖励红坊光荣牌告才溪红坊群众书》,表彰才溪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为争取与保障自己的胜利和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中取得突出成绩,在闽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被授予“模范区”称号,受到闽粤赣省委的奖励。

“模范的才溪通贤区,在进行社会教育中,吸收了大批工农群众参加教育工作,提高了工农的文化水平,现在我将消灭文盲的成绩来告诉你们:通贤全区有人口七千一百四十八人,减少了百分之六五的文盲。现在能看斗争报的占百分之四,约在二百左右人。能看红中与写浅白信的占百分之七,约在三百四五人。能看路票与打条子的占百分之四十(特别妇女约二百人会检查路票)。识五十字至百字的占百分之五十,尚有老弱无能学习的占百分之九。”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在1934年1月刊出的报道《才溪消灭文盲运动成绩》则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段光荣历史。

“1933年10月,根据上级新划行政区域的指示,将‘模范苏区’才溪分为才溪、通贤两个行政区。障云归通贤区管辖,一直到现在。”江永姑认为,“在党的领导下,通贤苏区人民群众得到了最广泛、最有效的组织、宣传与教育,从此他们一心一意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谱写了土地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


通贤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巧转移,燕子塔下产兵器

“当时,国民党多次对苏区进行围剿,重兵摧残中央苏区。才溪、通贤、新泉等根据地沦陷,成立新汀杭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共有700多名红军、苏区党政机关转移至障云村。”李迎春告诉记者,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苏区的革命形势变得愈加严峻。

始建于清代 ,位于障云村燕子塔北侧的客家民居则成了兵工厂的新址。“这里山高林深,群众基础好,在群众家的厅堂里安放机械马上组织生产枪支、子弹、地雷、火药等武器弹药,确保前方战士的军用物资的供需。”据曾经担任过燕子塔兵工厂厂长的王太堂回忆,红军长征后,因国民党进攻急迫,兵工机械及火药原材料从汀州用船运转才溪,选定在通贤乡大山深处的障云岭的燕子塔生产。

据上杭当地党史资料记载,彼时的燕子塔红军兵工厂共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7人是妇女。厂里有8间房子,楼下设有兵工厂,专门负责修枪造子弹。楼上,则是7个妇女造布筋草鞋和子弹袋的场所。

“红军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紧缺,生产武器弹药只得土法上马。没有生铁,到群众家收购废铁烂锅,没有火药原材料,到群众家的残墙上刮‘白粉’煎煮……”王太堂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制造的弹药,深夜运送,由当地的群众送到长汀宣城、武平湘店、连城新泉等地游击队革命者手中用于消灭敌人。

“小时候上山砍柴,还经常能在燕子塔附近的地上捡到带着斑斑锈迹的弹壳。”今年65岁的障云村村民邱书亮对当地红军兵工厂印象深刻。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世纪70年代,燕子塔房屋的侧面还挖出过深埋的弹药。如今这些印刻着那段红色记忆的物品,妥善地收藏在纪念馆里。


通贤镇返乡大学生创业养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设医院,保障健康治伤员

离开燕子塔的兵工厂旧址,记者跟随江永姑前往障云村白石坑自然村。这里则是当年见证了革命烽火的红军医院旧址所在地。

“除了兵工厂,红军医院也同时转移。此外,还有伤员几十人。”江永姑介绍说,红军医院旧址原为当地邱氏家族主屋的古民居建筑,有上、中、下厅,两侧厢房及附属设施建筑物,正中有一大门,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目前保存现状较好。

据记载,当时的红军医院设立了药房、护理室、治疗室、重症伤员病室,有医生2人,护理人员6人。但由于缺少药品,不少伤员得不到很好的救治,伤口感染很严重,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于是,医生、护士们发动当地群众上山采中草药来救治伤员。

“之所以会发动群众采药,一方面缘于当时条件艰难,另一方面也跟当地相对发达的医疗情况相关。”李迎春介绍说,早在1930年5月,通贤乡苏维埃政府便创办了通贤药材合作社,在黄屋街挂牌开张。同时取缔私人诊所药铺。药材合作社从开张到1934年10月苏区沦陷,四年多来在保护人民健康和巩固苏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除了建立药材合作社,通贤苏区还在培训中医力量方面作出了贡献。1932年2月间,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在通贤岭头创办了中医训练班。

“中央苏区时期,通贤苏区广大职工群众,以深厚的革命感情,积极热情地关心支持创办医院、药材合作社,为支援革命战争,为苏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模范的赞歌。”李迎春说。

据记载,1935年3月国民党军83师伙同3县国民党地方部队共5600多人摸黑分4路同时进攻障云。障云军民奋力抗击,最终因敌众我寡,弹药奇缺,被迫分路突围转移。一部分转移到岩下山、双髻山与代英县游击队汇合。一部分突出重围到武北山区坚持斗争,另一部分突围后转移到连城,与在那里活动的红九团汇合。


通贤乌兔产业

新征途,产业带动红故里

斗转星移,革命岁月逝去,这种红色精神如何传承?红色故里又该如何发展?当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障云村常年湿润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香菇的好品质。每逢采摘旺季,我们能采摘一千多斤鲜香菇,需2个人10多天才能全部采完。”日前,通贤镇障云村洪裕香菇种植场负责人阙国洪介绍说,今年4月,香菇种植场收获了第一批鲜菇1250公斤,产值1.25万元。未来,他计划扩大种植场面积至6000平方米,多为贫困户25人解决就业问题,预计年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去年年初,上杭县台办、财政局的挂钩帮扶干部来到障云村,为当地出谋划策。“障云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适宜发展香菇种植,而且香菇的产量和品种、质量较好。”上杭县台办主任钟德发介绍说,有关部门还与县工业园区内的台商企业进行沟通协调,为种植场解决香菇销路等问题。

“种植场成立后,为该村部分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而且还让他们学会了一技之长。不少贫困户在掌握技术之后,也积极加入到种植香菇的队伍中。”江永姑介绍说,障云这个辖14个村小组、322户1346人的革命基点村走出了“种植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抱团模式,来破解发展难题。

不单是障云村,整个通贤镇同样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通贤共出笼乌兔25.2万只,实现产值1008万元,新带动60户农户和23户贫困户发展乌兔养殖,乌兔养殖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通贤镇党委书记温如坤告诉记者,通贤镇是闽西南黑兔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所产乌兔被中国农业部列入地方遗传资源品种保护目录,获无公害认证,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列入龙岩市“八大鲜”名录。辖区建有国家级乌兔保种扩繁场和乌兔特色餐馆。

与此同时,福源家庭农场不断壮大,成为上杭最大的养鸽场,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肉鸽养殖基地扩建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上半年出栏乳鸽4万只,培育种鸽5000对,实现产值120万元,新带动22户农户和12户贫困户发展肉鸽养殖。

特色养殖不断壮大,建筑产业亦在发力。“截至目前,全镇共引进‘飞地建筑’企业25家,其中辖区注册建筑企业4家,资质建筑企业16家。建筑产业稳中向好。”通贤镇镇长梁兰珍介绍说,当地继续用好用活上杭县建筑产业扶持政策,为激励企业发展,及时召开2016年度建筑业发展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一批优秀企业和个人。

“作为当年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九军十八师’中有十位是通贤人民的优秀儿女。辖区有1930年毛泽东检阅少先队的枫云岗(象鼻子岗)、红军医院、兵工厂等众多革命史迹,全镇有革命基点村10个,革命烈士375人,老红军13人,五老人员227人。”温如坤说,距城区38公里的通贤是一个地少人多、自然资源贫乏、财政薄弱的乡镇。通过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大力发展,如今这里以“将军之乡、建筑之乡、乌兔之乡、生态长寿之乡”而闻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