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上杭通贤:碧血青山书战史

2017-09-13 10:39:43 唐亚新 林斯乾 黄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通贤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巧转移,燕子塔下产兵器

“当时,国民党多次对苏区进行围剿,重兵摧残中央苏区。才溪、通贤、新泉等根据地沦陷,成立新汀杭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共有700多名红军、苏区党政机关转移至障云村。”李迎春告诉记者,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苏区的革命形势变得愈加严峻。

始建于清代 ,位于障云村燕子塔北侧的客家民居则成了兵工厂的新址。“这里山高林深,群众基础好,在群众家的厅堂里安放机械马上组织生产枪支、子弹、地雷、火药等武器弹药,确保前方战士的军用物资的供需。”据曾经担任过燕子塔兵工厂厂长的王太堂回忆,红军长征后,因国民党进攻急迫,兵工机械及火药原材料从汀州用船运转才溪,选定在通贤乡大山深处的障云岭的燕子塔生产。

据上杭当地党史资料记载,彼时的燕子塔红军兵工厂共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7人是妇女。厂里有8间房子,楼下设有兵工厂,专门负责修枪造子弹。楼上,则是7个妇女造布筋草鞋和子弹袋的场所。

“红军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紧缺,生产武器弹药只得土法上马。没有生铁,到群众家收购废铁烂锅,没有火药原材料,到群众家的残墙上刮‘白粉’煎煮……”王太堂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制造的弹药,深夜运送,由当地的群众送到长汀宣城、武平湘店、连城新泉等地游击队革命者手中用于消灭敌人。

“小时候上山砍柴,还经常能在燕子塔附近的地上捡到带着斑斑锈迹的弹壳。”今年65岁的障云村村民邱书亮对当地红军兵工厂印象深刻。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世纪70年代,燕子塔房屋的侧面还挖出过深埋的弹药。如今这些印刻着那段红色记忆的物品,妥善地收藏在纪念馆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