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龙岩故事之我说脱贫:独手蜂农的“甜蜜事业”

2017-08-23 09:41:59 钟亮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扫码看视频

视频制作:马悦 李凌生 邱妤 吴慧瑜

我叫钟亮生,是武平县养蜂协会会长。2006年,我开始从事养蜂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在2010年组建起养蜂专业合作社,并任理事长。现在,合作社有200多户成员,跟其他合作社不一样的是,我们合作社成员绝大多数是残疾人。

因为带动了当地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多年来,我多次被评为扶贫助残先进个人。然而,我很清楚,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很多残疾人朋友能够成功脱贫,主要在于他们自身的创业热情和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合作社的刘成生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刘成生是桃溪镇洋畲村村民,今年47岁。他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老母亲患有癫痫、弟弟先天眼疾,而生父无情地离开了他们。祸不单行,童年的一次意外事故又让刘成生失去了左手。高中毕业后,刘成生曾经外出在一家福利厂打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养活自己。但作为家中的长子,刘成生不仅要照顾老母亲,还要供两个弟弟上学。

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刘成生告诉我,由于肢体残疾、家庭贫困,那些年他感到特别自卑,他说“自己走在路上,头都抬不起来,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每到弟弟们开学,刘成生就把家养的鸡鸭卖了抵学费。2003年,刘成生回到老家,借了些钱养鸡养鸭,还种了几亩槟榔芋。可是由于身体不便和不善经营等原因,他的多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按他的话说,“钱没挣到,还欠了一屁股债”。

虽然生活艰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刘成生从未放弃奋斗。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成生了解到我们合作社的养蜂事业,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们的社员大多数是由县残联推荐过来的,像这样主动找上门来的残疾人朋友着实不多,他的创业热情令我印象深刻。

 

刘成生告诉我,入社之前,他甚至连蜂箱都没见过,但是他坚信这条路能走通:武平生态优势突出,比较适合养蜂,而且养蜂投入少、风险低,最关键的是他的体力比较吃得消。更令他高兴的是,我们合作社与县残联达成协议,采取“三三制”优惠政策(县残联提供三分之一的补助,合作社扶持三分之一赊销款,蜂农自筹三分之一资金)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创业启动资金问题,于是,他向同学借了2000元,抱回了第一批20个蜂箱开始新的创业。

养蜂不需要什么体力,但要有一定的技术。刘成生认真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他曾跟我说,自己清楚地记得,当初买第一本养蜂手册,付出12元钱时心痛的感觉。他住偏远山区,进县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因此为了参加技术培训,他每次都是早上6点坐车出发,途中再转车,参加完下午的培训后,在合作社里住一晚,第二天才能回去。尽管交通不便,但他每次从不缺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成生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当年年底,刘成生卖蜂蜜获得1万多元的收入,事业慢慢走上正轨。然而,这些收入对于十几万元的负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刘成生最大的愿望。

幸运的是,2016年以来,桃溪镇政府确定了针对刘成生的帮扶政策,给予他2000元扶贫资金的同时,还帮助他申请了3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各方的帮助,让刘成生更有信心。他一方面刻苦钻研育蜂技术,并投资种植乌桕树拓展蜜源,另一方面加强电商经营的学习。如今,刘成生的房前屋后已经养殖有100多箱蜜蜂,客厅摆满了各类蜂产品,最远的订单发到了辽宁,预计年收入可达5万~6万元。

到刘成生家走访时,我发现他和他母亲住在一座二层小楼里,而这座楼的第二层就是他养蜂之后“挣”出来的。洋畲村许多村民告诉我,由于生活有了起色,昔日沉默寡言的刘成生变得爱说笑了。他们还向我透露,这段时间,刘成生正和一位女士在交往。对此,刘成生笑笑说,那是他在外面打工时认识的。他说,建立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结束常年的单身生活,是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走出困境后,刘成生没有忘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2016年8月,刘成生联合15户农户(其中13户为贫困户)注册成立了“洋畲村养蜂合作社”,并在桃溪镇扶贫办的帮助下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合作社蜜蜂的规模可以达到400多箱,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近百箱蜂种,带动10余户农户脱贫。(钟亮生 口述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凌生 马悦 实习生 吴慧瑜 通讯员 钟茂富 整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