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正文

让光荣传承:才溪老中医讲述古庙中的红军医院

www.fjsen.com 2013-11-22 10:57  李凌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王镜传在庄背庙

东南网11月21日龙岩讯(本网见习记者 李凌生)“当时国民党封锁得很严,条件很艰苦。医院只能把盐水当消毒水,没有盐水的时候就用茶油代替;没有镊子,就削竹片来自制……”王镜传坐在这间古庙,缓缓地向我们说起红军医院当年那段历史。

王镜传是才溪有名的老中医,这间古庙名叫庄背庙。1929年,红四军解放了福建省上杭县,随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1年春,红军福建军区临时后方中医院在才溪乡成立,地点就在庄背庙。当时的院长,就是王镜传的父亲——王赠接。


庄背庙旧景

   自力更生 中药铺发展成红军医院

1929年冬,为支援工农红军,苏维埃政府要在才溪乡设立医务所,王赠接于是将自己和父亲王坤发经营的中药铺捐献出去,改为才溪乡医务所。1931年,才溪乡医
务所又奉命扩编为红军福建军区临时后方中医院。

王镜传说,红军医院成立的时候,一共也没几个人,还有些甚至是不懂医药的孩子,只能边干边学。此外,医院不仅空间狭窄,而且设备不全,药品奇缺:“几块木板或竹板拼起来,就成了病床”。“当时国民党封锁得很严,条件很艰苦。医院只能把盐水当消毒水,没有盐水的时候就用茶油代替;没有镊子,就削竹片来自制……”

后来,由于被人告发,医院还被迫迁至叫“癞古窝”的山上。走进这间古庙,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破落”的医院,曾经收治伤病员达1800多人次。红军医院原来的卫生员,建国后被授大校军衔的林茂曾回忆道:“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福建军区任作战参谋的伍修权,就因作战负伤来我们这个小小的中医院住院治疗,并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出院时他曾对我们医院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现在的庄背庙

   毛主席盛赞“药材合作社”并亲自指导

当年,国民党对红色苏区进行各种封锁,而药材更是重点封锁的物资。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解决民众和军队的药材供给问题,才溪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并办起了第一个药材合作社。

后来,毛泽东来到才溪乡搞社会调查,发现了才溪乡药材合作社这个群众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办法,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了推广这个典型经验,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门讨论如何巩固和发展药材合作社的问题。对于合作社资金困难问题,毛泽东提议用自愿入股、共同分红的办法解决;对于药品奇缺,毛泽东又建议组织群众上山采药。

王镜传说,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和关注下,才溪乡药材合作社迅速发展健全,入股的人数大增,“最多时达到200多人。”

在毛泽东的宣传下,才溪乡药材合作社的经验,很快向其他苏区推广开来,为配合反“围剿”、反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赠接生前的照片

   四代从医 传承“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王镜传开的诊所里,记者注意到,“再世华佗,妙手回春”各种由患者赠送的锦旗挂满了诊所的两面墙壁。

67岁的王镜传告诉记者,自己14岁开始和父亲学医。谈起自己的从医生涯,他笑着说:“我本来不想学医的,我父亲硬要我学。”问其原因,王镜传回答说父亲32年就入党了,让其继承衣钵就是要他“为人民服务”,而且临终前仍要求他“要多治疗一些病人”。

而如今,年少时不理解的事业已变成这个耄耋老人一生坚守的信念。在他的影响下,儿子王华也加入了从医的队伍,成为这个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

王镜传表示,他还会给更多人讲述红军医院的故事,并希望后来的子孙继续传承这个光荣的事业,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王赠接生前照


王镜传在诊所


王镜传为病人把脉

责任编辑:游雯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