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龙岩8月18日讯(通讯员 黄在丰)日前,随着福建亿松机械有限公司在厦门科创园顺利完成入驻手续,龙岩市新罗区南城街道创新推出的“政策精准滴灌、需求深度对接、资源高效匹配”三维服务模式成效初显。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企业落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为新罗区乃至更大范围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南城样本”。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南城街道探索的‘三维服务模式’,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担当。”新罗区委副书记、区长邱伟勤在调研该模式时表示,“它精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企业‘轻装上阵’、快速融入。我们将认真总结提炼,争取在全区复制推广,让更多企业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精准赋能:“政策管家”送红利上门 告别传统政策宣讲的“大水漫灌”,南城街道组建专业“政策管家”团队,首创“一对一政策适配诊断”机制。团队深入梳理厦门科创园政策体系,围绕企业关切的租金减免、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等核心需求,为每家意向企业量身定制《政策适配清单》。 “以往了解政策像大海捞针,现在‘政策管家’直接送服务上门,太省心了!”福建亿松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施兴林感慨道。在服务该企业过程中,“政策管家”不仅精准匹配出5项与其技术研发、人才引进高度契合的专项补贴,更主动对接园区周边教育资源,前瞻性地解决了企业高管子女入学问题,形成了“精准解读-材料筹备-申报跟踪”的全链条闭环服务。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炜介绍:“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懂政策、用政策、享红利’的过程更顺畅、更高效,把纸面上的政策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能。” 智能耦合:“双向画像”破信息壁垒 为避免企业与园区“盲婚哑嫁”,南城街道创新搭建“企业需求-园区资源”动态双数据库,通过“三维画像”(产业属性、技术优势、发展规划)实现智能匹配。 “我们每周与厦门科创园管理方进行对接,动态更新园区产业生态、配套服务及产业链图谱。”南城街道招商办主任陈可丽介绍,他们对意向企业进行“深度体检”,建立详细档案。正是基于这套动态数据库的深度分析,街道精准识别出亿松机械的智能装备研发方向与科创园“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的定位高度契合,且其精密加工需求与园区现有资源形成天然互补。“这种基于数据的‘精准画像’,大大降低了匹配成本,提高了落地后的协同发展潜力。”厦门科创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此模式表示赞赏。 全程陪跑:“政府代办”提效能加速度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入驻流程繁琐、耗时长的痛点,南城街道推出“陪跑式”服务,变“企业跑腿”为“政府代办”。 “从政策咨询、材料申报,到场地选址、资质核验,都有专人全程指导、代办,我们只需专注自身业务。”施兴林表示。在服务亿松机械过程中,专员全程跟进,将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的入驻流程压缩至10日内完成,效率提升50%。新罗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评价道:“南城的‘陪跑代办’,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体现,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获得感。” 模式可复制: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 南城街道的“三维服务模式”,以精准化诊断、智能化匹配、全程化代办为核心,构建起一套标准化、可量化的服务链条,有效破解了政策落地难、资源对接慢、企业跑腿多的共性难题。目前,该模式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正循此路径加速汇聚厦门科创园。 邱伟勤强调,“当前区域竞争的关键在于营商环境的比拼。‘南城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可量化、可迁移的服务标准体系。它用‘精准滴灌’取代‘大水漫灌’,用‘数据画像’消融‘信息壁垒’,用‘政府跑腿’置换‘企业耗时’,将优化营商环境从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套服务‘操作系统’,是推动新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下一步,新罗区将系统梳理南城经验,推动其服务理念和标准在全区各产业平台和招商工作中落地生根,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罗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