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战“疫”必定有我、果敢坚毅前行——龙岩市民政局多举措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2020-03-20 16:09: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3月20日讯(通讯员 邱枷云)有效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给部分群众造成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的生活困难,龙岩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民政部门及市委、市政府防控部署要求,做好各类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多措并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及时按月足额发放社会救助资金,有效保障城乡低保和特困对象疫情期间基本生活。2020年1月发放1855.8万元低保金、保障低保对象48353人,发放特困供养经费1122.7万元、保障特困对象9220人;2月发放1869.8万元低保金、保障低保对象48282人,发放特困供养经费1122.7万元、保障特困对象9220人。

下放低保和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优化简化审批程序。疫情防控期间,城乡低保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乡镇(街道)。对受疫情影响、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要求乡镇(街道)要主动发现并帮助其申请、及时受理。低保审批简化程序。在审核审批环节对无法入户核查的可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进行,取消民主评议环节,相关手续材料待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解除后补办。对于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1月新增低保2020人,2月新增低保359人。对外出务工、返岗复工的低保对象,在计算家庭收入时适当扣减务工成本。对现在已经在保达到退保条件的一些低保对象,疫情期间暂时不再退出了,等疫情防控结束之后再退出。

临时补贴资金与低保金一并发放。1月已经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每人每月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0元,共发放285.45万元。2月份每人每月将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9元。

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范围。目前全市农村低保23835户、454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30户、22122人,占保障人口的50.7%。易地搬迁户纳入低保5887人,建档困难职工纳入低保496人。全市特困人员中有4816户、4848人(占近5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供养,做到应养尽养。今年下拨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926.23万元,临时救助2412人次,其中非本地户籍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97.1万元。

各乡镇(街道)开展确诊病人、疑似和隔离医学观察对象中有无低保和特困人员进行深入排查。经排查全市隔离的民政低保对象61人,其中永定60人,武平1人,基本生活已得到有效保障。我市疫情重点区域永定区合溪乡天丰村有低保户17户57人,在村居家隔离41人。在居家隔离期间,乡村党员干部走在一线,每天为天丰村的村民提供代办跑腿服务,购买蔬菜、日用品、送餐上门,让居家隔离的群众在家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为了确保居家隔离的人员能够安心、稳定,永定区成立了党员心理疏导队,通过不同的方式,每天与隔离人员保持沟通联系,第一时间解决居家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居家隔离的群众,做到居家隔离不隔心。武平县民政局为平川南门社区隔离1户(3人,其中低保对象1人)低保对象送去慰问资金900元、大米2袋、食用油2桶,解决燃眉之急,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克服困难,共同战胜疫情。市局和各县(市、区)民政局在网站公布并畅通求助热线,方便困难群众查询拨打,确保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

切实保障流浪人员基本生活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强,情况复杂的特点,各救助管理机构严格落实求助接待、安检登记和站内防控各项要求,加强工作人员卫生防护和场所卫生消毒。全市7所救助站都和定点医院建立合作机制。从1月21日起至今,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01人次。目前有3人在市救助管理站接受观察,他们均接受了核酸检测,3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发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公安、城管、医疗机构、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协同,对中心城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共摸排龙岩中心城区流浪乞讨人员12人,逐一检测体温、拍照记录、造册备案。12人中有2人愿意进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意进站接受救助的10人,市救助管理站将密切关注他们的情况。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同时承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职责,目前已开通24小时救助热线,救助了5名未成年人,他们都是被公安机关护送前来的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在救助未成年人工作中,除落实一般救助程序外,还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加强专业社工服务。

保障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照料服务

全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4210名。我市依托村(居)委会,要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的疫情防控、家庭监护和生活保障等情况,并将保障工作纳入联防联控机制,有困难报由乡镇(街道)帮助协调解决。

全市目前共审核确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1人,各县(市、区)及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175名孤儿补助经费按月发放到位。对疫情防控期间新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的实行特事特办,符合条件的先予纳入保障,待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解除后补办手续。在具体的审核、确认过程中,通过微信、拍照等方式加快审核进度,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实施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经费。同时,跟踪落实“孤儿助学”经费的发放情况,要求各县(市、区)按照要求于每季度的15日前将助学金发放到位。

对于家庭寄养的儿童,要求儿童福利院(儿童部)要加强与寄养家庭联系,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寄养家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求寄养家庭减少外出,少与外人接触,确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寄养儿童的安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

全市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截至3月16日,全市共142家社会组织参与及发动会员单位积极捐赠款物约1807万元,其中:捐款1348.1469万元,捐物折价约459万元;全市76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人员排查、社区防控、心理疏导、物资保障、环境消杀、慰问抗疫一线人员等工作。注重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全市近30家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7家社会组织(6家社工机构、1家社会团体)开通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

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疫情防控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时靠前服务,主动联系、督促各级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补办疫情防控慈善募捐方案备案手续,在“慈善中国”网站公开公示。

营造社会组织参与防控正能量。先后在各类媒体发布宣传信息55条,其中:中国社会组织网1条、福建社会组织网19条、闽西新闻网7条、今日头条7条、本局网站21条,积极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大对基层资金和物资支持保障力度

截止目前,我局已向各县(市、区)民政局下拨12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发放了多批次防护物资。其中,口罩26735个、护目镜336付、防护服3251套、防护手套15000双、防护帽800顶、鞋套700双、消毒液一批。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同时,持续做好养老、儿童福利、精神卫生、殡仪服务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