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永定区古竹乡创新“四好农村路”建设举措——巧用“党建+” 铺就“民心路”

2020-01-19 11:11:38  来源: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龙岩1月19日讯 据闽西日报报道 “井头大桥的建成通车,是乡党委、政府为我们办的一件大实事,我们几十年的期盼终于成为了现实。”昨日,在通车已有三个多月的永定区古竹乡井头大桥,古竹村村民苏汉茂高兴地告诉记者。

井头大桥长38米、宽7米。此前,这里只有一座2米宽的小桥,下雨天漫水不说,摩托车还经常翻到河里,群众出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古竹乡采取由政府补助50万元、群众集资120多万元的方式,项目从启动到通车仅用了10个月时间,惠及2000多名群众出行。

古竹乡是永定区较为偏远的乡镇,全乡仅县道通过古竹村、瑶下村、蛟塘村,其余人口共1万余人的6个村都没有高等级的交通干线经过,同时乡道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由地方党委、政府大包大揽,资金缺口大,不现实;如果因为资金问题,导致项目少、进展慢,群众所盼所想就极有可能得不到解决。”乡党委书记赖大彬告诉记者,该乡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巧用“党建+理事会+乡贤+群众”模式,2018年以来,全乡已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一条条“民心路”相继建成,打通了发展的脉络。

推进交通项目建设,难在资金和征地。让群众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主体,与政府共建、共治、共享,这是古竹乡破题的关键所在。为此,该乡结合实际制定“一核三翼”规划,分轻重缓急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推行“群众自主决策、监督、管理”的建设模式,在每一个公路项目实施伊始都要求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引导群众自愿、主动参与建设。围绕“七个一点”即“交通部门补助一点、政府财政安排一点、部门资金整合一点、一事一议解决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外出乡贤捐资一点、当地百姓筹资一点”,该乡的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理事会成员与乡村干部齐心协力,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极大提升了征迁效率。古竹村至黄竹烟村的古黄线二期建设启动后,项目所涉及的三个村均成立理事会,主动联系乡贤和群众寻求支持,仅启动仪式上就收到捐款258万余元;水井下至营顶道路拓宽项目征迁涉及20多户村民,多户村民无偿捐地作为项目用地……

既要建得好,更要管护好。古竹乡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招投标,采取业主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把关,确保“建设一条、优良一条、受益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着力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并选聘肯干、能干的道路专管员,规范化、制度化进行巡查与养护。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公路安全系数,完善减速带、标志牌、标线、钢板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通畅、整洁、安全的出行环境。

对于“党建+”模式带来的改变,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铭深有感触,据他介绍,近两年来,不少群众自觉简化了民俗活动、红白喜事,把节约下来的资金捐献出来用于公路建设。在厦门经商的溪口村村民吕超润告诉记者,以往村里的交通环境饱受诟病,如今900米长、6.5米宽的沿河路打通,村里再也不堵了,村容村貌更美了,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

大道通途,一通百通。古黄线、古溪线、古陂线、古竹村至大德村道路扩建、溪口沿河路、井头大桥、南景桥、坪洋桥……一个个或已建成或正在推进的公路项目,通村达户、连接城乡,为古竹乡的发展升腾起了新希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