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七星饭店哪七星

2019-07-08 15:48:00 董茂慧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福建长汀有一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店头街,游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之所。全街商铺的客家建筑结构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征: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前店后作坊,这种店铺结构方言里称为“店头”。全街区有明清建筑73处、民国建筑50多处,除了典型的传统商业作坊以外,店头街还有着院落式住宅、庙宇、宗祠、红军纺织厂、红军医院、美国飞虎队纪念馆等建筑和遗址,客家巨大的包容性在这条小小的名街上展示得淋漓尽致。如今的店头街灯笼高挂,繁华依旧,入夜后不知敲了几百年的铜锣还在沿街鸣响:“火烛要小心,门户要谨慎!”

穿过店头街的木牌楼,沿街走百米左右,有一间小小的饭店“七星饭店”,生意兴隆。七星饭店门面不大,两侧整齐地码着门板,黑漆漆的匾额上写着“七星饭店”,缀着小字“丘氏百年老店”,老板说这店铺已经好几代人了。食客们来来去去,节假日还需排队等坐,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滚着热汤,老板娘忙碌个不停。店里中间摆着巨大的案板上放着芋子饺、炸豆腐丸、青菜、油葱,锅边一摞摞雪白的瓷碗,随着点餐的声音拿起放下,碰出清脆的叮叮当当。我非常无意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叫七星饭店啊?”同行的朋友回答:“听说他们家的以前做的七星丸好吃”。我在店里转了两圈,没有看七星丸这道菜,便有些疑惑:七星丸,不是长汀菜是福州菜,难道老板祖籍是福州人?老板一脸不高兴地回答我:我地地道道长汀人,跟福州没关系。我们这是老店了,没有卖过七星丸!

我指着匾额问:七星饭店的七星是怎么个来由啊?老板站在街中间盯着匾额看半天,闷声回答:我怎么知道,传到我手上的时候就叫这个名字!

一顿饭吃下来,脑子里的疑问转个不停,看着我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朋友很无奈的捏捏我的脸:你是不是吃太撑,一个小饭店的名字也能揪住不放,还让不让人安生吃饭?我抬头看到她眼里的不满,便也就放下了,聊天吃菜到月上半空,离开店头街时回头看看,“七星”两个字又似高挂的月儿浮了出来,我摇摇脑袋笑了,觉得自己真有点反应过度了。

店头街常去,有时候一天会路过多次,或散步或陪友或购物。累了就在街头的“彭记姜糖”歇脚,老板是多年的朋友,亦是长汀城的美食活地图,特别是传统小吃哪家最地道,他如数家珍。一日暴雨,躲到老彭店里避一避,两人聊起搬走、消失的几家老店,感慨着我突然又想起了“七星饭店”:“你知道前面的七星饭店为什么叫七星吗?”老彭答:“七星饭店,知道啊,店头街有座七星桥嘛!”我大喜,也甚为惊奇:这条街上还有桥,我怎么没见到过也没听说?雨小后催着老彭带我去看七星桥,不过几步路,老彭就停下来,指着地板说:“就是这里,七星桥,一共七块石板!”我盯着老彭脚下踩着的几块石板,几乎以为他在逗我玩。看我变幻的脸色,老彭又强调了一遍:“这里就叫七星桥,桥下是小河,你听听还有水声”。

七块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石板静静地躺在店头街24号的门口,与四周青石板一样平整,没有护栏没有标识,没有丝毫“桥”的模样。想想自己无数次从它们上面踩过,却不知自己错过了一座古老的“桥”,我抬头看看老彭,又低头细看,果然听见涓涓的细水流声,石板下有活水流动。店头街有小河横穿而过,这小河上面有桥……

这七块石板真是一座桥,七星桥?这河,又是什么河?

为什么叫七星桥呢,是因为由七块石板组成,所以叫七星?答案似乎找到了,又似乎还迷糊着。我打着伞蹲在七块石板边发起了呆,石缝里一棵细小的野草随微风轻抖,路人匆匆忙忙从石板上踩过,偶有停下来看我两眼的人。老彭开始不自在,喊了两句我没动静,便扔下我回店里干活去了。蹲到两脚发麻的我,装着一脑袋的问题回家。

翻看《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是我解决众多关于汀州古城疑问最常用的方法。答案很快就寻找出来了,横穿店头街的是宋朝时汀州府的府城墙护城河,护城河开挖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引西河水实施“西水东调”,该护城河全长约375丈即1250米,最宽处八丈五尺,窄处三米约八尺,俗称塘湾哩又称官圳。因长汀城有县城墙和府城墙两道城墙,人们过了县城墙又还要再过一道府城墙,出入极其不方便。所以奏请朝廷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将府城墙拆除,保留广储门并在上面建三元阁。拆掉的府城墙由官府将地皮卖给百姓盖房子,护城河则保留至今。

街中果然有河,那么店头街24号门前的七块青石板盖于河之上,称“桥”便理所当然了。或许几百年前这“桥”真是桥的模样,有桥墩有护栏,河水清清倒映着人来人往,桥头有牌,刻名“七星桥”。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或取地形、或取含义、或取用途、或取祥瑞,七块青石板缘何命名为“七星”呢,有什么故事或什么出处。我执著地继续翻找手头现有的资料,却无所获。

再走店头街,反复打量着七块青石板组成的七星桥。一位白发婆婆坐在路边,看我沿着石板转圈,好奇的问:“妹仔,你在看什么呢?”我走过去,在婆婆旁边的空椅子上坐下,回答她:“婆婆,你们知道这里叫七星桥吗?为什么叫七星桥啊?”婆婆乐了:“晓得晓得(知道),我们老人家都晓得的,不仅有七星桥还有七星井啊。”我猛地站起来,裙边带起竹椅倒落,手忙脚乱把竹椅扶起,重新坐好问:“婆婆,什么七星井,哪里有七星井啊?”婆婆回头指指:“那里就有七星井,店头街里好多井,都叫七星井,还有七星照月呢”。我眨眨眼,努力克制自己的小激动,让语气尽量平淡,生怕惊吓到老人家:“婆婆,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那口井?”婆婆开心地站起来:“来来来,我带你去看!”婆婆领着我进了店头街36号,乱石瓦砾间一口古井满身沧桑地立于其间,井身长着斑驳的青苔,草儿沿着井底碧绿地生长,井口被巨石凿成的石环盖着。我不知它沉寂了多少年,小心翼翼地靠近,害怕惊醒这口古井。井里依旧清水涟涟,一汪蓝天里我的身影在井底摇曳不定,婆婆笑呵呵地在边上说:“七星井还有好几口呢,都有水,还能酿酒呢。”我追问:“婆婆,七星井一共有几口,都在哪儿呢?什么是七星照月?”婆婆皱着眉头思考:“林屋有、赖家有、王家都有啊,其他的我记不清楚了呢,反正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七星照月,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呀。”扶着婆婆离开古井,婉谢了她留我泡茶的好意,急匆匆地离开店头街。一头扎进书堆里,可是没有找到关于店头街七星井的只字片语。

掩卷,脑子里的问号越来越大:为什么店头街里有那么多井,还用同一个名字:七星井?

还没来得及去找其余的几口井,接了省里的通知去福州培训半个月,临行前郑重叮嘱父亲按线索务必将其余的七星井寻找出来。父亲在古韵汀州公司负责文创工作,兴趣盎然地接过活儿去寻七星井。接下来在福州培训的日子,陆陆续续收到父亲拍来的七星井照片,三口、四口、五口......七口,有尚在使用的,有被杂物堆满的,有被石板掩盖的,还有被玻璃板遮住摆上了花草,整整七口!虽然七口古井大多已经不再使用,可全部水清如故,没有枯竭。早有预感,可是看到七口七星井的照片时,我还是激动了:七星井,共七口,且保存完整!

我发微信给父亲:七口井的地址整理好,待我回汀后再认真走访。父亲回答:已经整理好,等你回来按这个地址自己去看吧。

到家来不及收拾,父亲给了我一张简图,以店头街为中轴线,将七口七星井的大致位置分别标注出来。将图放在桌上去洗脸,无意回头看到餐桌上的简图,隐隐约约的感觉极其眼熟,我停下脚步定晴再看:似有北斗七星图跃然纸上!我扔掉毛巾,快走几步,将父亲手绘的店头街七星井分布图抓起细看:七口古井以店头街为中线,若隐若现组成了一个北斗七星图。我大声叫着父亲,让他把笔拿来,父女俩凑在一起,仔细地将七口七星井用线条连接起来:北斗七星图完整地呈现,我和父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盯着图呆住了!

以店头街为中线,全街共有七口古井,依次分别位于:店头街36号、五通街43号(林氏家庙)、杨柳巷13号(王屋)、店头街118-1号(李家)、店头街45号(段家)、店头街72号、杨柳巷50号(赖家)。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取名北斗。藏于店头街默默无闻的七口七星古井分别对应着天空中的七颗星,在店头街完整地形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故七口古井皆名七星井。传说金木水火土中,水代表财富,店头街的北斗七星毗邻汀江河是否喻意着勺水来财,财源滚滚?这个,真想找到当年布局挖井之人,问个明白。无限庆幸七口古井全部保留,没有被填埋废弃,且依然水源充足水质清澈。而店头街自明清至今,一直繁华热闹,也算了却某位或某群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和痕迹的古人们的祝福和心愿。

每月农历十五玉盘高挂,银辉匀撒着古城古街,店头街七个安静的角落里七口古井里清水幽幽,每口井里一个月亮。七个月亮组成银光闪闪的北斗七星阵,托起天上的那轮满月,月映成星,星辉有月。

七星照月,从此分明!(董茂慧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