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准入门槛 锤炼执纪铁军
2019-01-31 13:14: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
把好准入关口强素质 我国古代对监察官的选拔任用有一套特殊的机制,注重“德望”“才干”“经历”“实绩”“回避”等标准要求。譬如:汉朝规定“掌选明法者为之”,北魏规定“士族子弟不得任监察官”,明代中叶规定“必得进士,否则不选”。 “纪检监察机关的特殊职责,决定了必须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龙岩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成荣说,要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必须加强选人用人第一关口的制度设计。 《若干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把“忠诚党和人民,有志闽西反腐倡廉事业;严分公私美丑、明辨善恶是非;自奉约,自律严,品行口碑好”作为选用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条件,同时,还要求具备“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以法律专业为主,兼以财会、审计、经济、金融、中文等专业”以及年龄、身心素质等6项条件。 “我开始怎么都没想到能遴选进市纪委来,当时报名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一系列考核后,居然被录用了。”回想起2016年通过公开遴选来到市纪委机关工作的亲身经历,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是上杭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目前在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的黄中辉至今还颇为激动。 记者注意到,为了杜绝劣币驱逐良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该市纪委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以竞争择优为常例、个别选调为特例”,对新进系统、拟提拔使用的干部逐一进行全面查核,对选用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还需向社会公示广而告之,回应社会质疑,增强选用干部工作的公信度。据统计,《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该市纪委机关及派驻机构新调入48名干部,其中公开选调4批39人(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亲属2人),因办案、文字材料等特殊岗位需要个别选调9人。 “高门槛准入只为有志闽西反腐事业的同志来。”该市纪委组织部部长谢洪才告诉记者,《若干意见》印发之初,不少干部议论纷纷,调侃纪检监察干部的选人标准比党委书记还高,还有人认为这是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择业歧视。 “党员干部有两条生命,自然生命健康,交给专门医学院校毕业、有执业医师资格,最好还得要资格老一些的医生来治病看病。纪检监察干部是‘治官之官’,是挽救政治生命的医生,岂能业务不精、素质不高?”谢洪才说,《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对“受过党政纪处分、效能告诫、组织处理”“本人经商办企业,或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个体工商户除外)”“家庭债务负担明显超出偿还能力”“有严重不诚信行为”以及“社会交往复杂”等5种情形不予选用,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识别干部,严把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 “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对廉洁上有问题的坚决排除,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从严把关,全面掌握干部真实表现。”2016年县乡纪委换届工作中,9人被取消换届提名资格,39人被调离纪检系统。2017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满意度测评指标全部100%。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12人因个人经商办企业、廉洁问题、反映较多等原因被取消转隶资格,坚决防止纪检监察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严把准入关口、突出政治站位,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给全市各级各部门树立了标杆。”该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东说,几年来,市委、市纪委站位全局,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一个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对政治生态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环节,示范引领带动效应明显。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