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涂坊:扶志又扶智 转型摘穷帽
2019-01-25 23:08: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1月25日讯(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钟臣彪) 春节将至,涂坊镇径口村村民涂银春正在自己的兔场忙碌着,“现在每月出笼700多只,去年收入有20多万元,今年我准备再多养一些。” 在涂坊镇,像涂银春一样的脱贫故事纷纷上演着,种槟榔、养兔鸡,一个个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被激发,扶贫又扶志,转型摘穷帽。 激励性扶贫 贫困户变专业户 在涂坊镇迳口村焦坑,6栋由猪场改建的兔舍,养殖面积达1200平方米,2000多头种兔、母兔和小兔在笼内吃草。这是贫困户涂银春办的兔场。 涂银春早年因自己体质较差,家境贫困,先后进过电子厂、瓷砖厂、服装厂,也当过司机,但因为缺乏专业技术,每到一地都从最基础的做起,两手空空。 2016年初,涂银春被列为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挂钩干部帮扶下,他认识到不能做等、靠、要的懒汉,要用勤劳双手摘帽。 做什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涂对于种养兴趣比较大,就想饲养涂坊传统的家兔。他参加了镇里实施的激励性扶贫养兔项目,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肉兔养殖的“雨露”计划培训,又贷款5万元购置兔苗、设备和饲料。 凭自己一股韧劲,涂银春由贫困户蜕变为专业户。如今,兔场每月可出笼肉兔700多只,年产值达20多万元。 同样依靠养兔脱贫的还有赖坊村贫困户赖枫邦,因为残疾,他靠着每月固定的残疾补助金和低保金生活。 脱贫攻坚中,镇村包队干部得知老赖有养兔的经验,鼓励他重新养兔,经过一番思考,他想,自己身体残了,心不能残,多一门致富门路,更加能改变自己的面貌。于是他报名参加镇里激励性扶贫,主动参加培训,每天天一亮就到田里割兔草, 2017年,40只兔苗出售时还有35头,收入了2890元。 养兔收入可观,赖枫邦申请了小额信贷2万,买了20只母兔和10只公兔,现在发展到了42头肉兔,还养殖3头牛,一年出栏一头。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