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福建日报看龙岩 > 正文

建真言 谋良策 出实招

2018-11-22 15:03:10 王发祥 兰天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武平县政协推动县域“首创林改”走向“绿色崛起”

东南网龙岩11月22日讯(通讯员 王发祥 兰天华)绿树丛下淘黄金,林下经济成了农民增收新亮点;“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正如火如荼推进乡村振兴;高依山白鹭风景区建成开园……这片孕育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梁野大地上,正乘着持续深化林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结出生态得保护、农民增财富、乡村更美丽的累累硕果。

武平这座山城,能从“首创林改”走向“绿色崛起”,从国定贫困县连续两年跻身“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的背后,离不开政协人的努力。

着眼改革建真言

2001年,武平县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武平林改的成功实践,为全省、全国林改起到了树典型、作示范的重要作用,成了全国借鉴的样本。如今,武平林改成为闽西乃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面旗帜。2017年7月,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武平召开,充分肯定了武平县持续推进林改的经验和做法。

“十八年来,武平县不懈探索,持续推进林业配套改革,有效破解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释放出强大生产力,让荒山育成绿山、让农民捧上金山、让发展有了靠山。”回顾十八年林改历程,武平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云川感触良多。

王云川介绍说,县政协一直坚持“党委想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就呼什么”工作原则,始终聚焦这一事关武平改革与发展全局的大事,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倾全力助推武平林改。

2001年以前,武平和全国大小林区一样,虽然相继开展了林业“三定”、落实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等改革工作,但由于没有触及产权问题,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不明等体制机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影响林农积极性,陷入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等“五难”问题。

当年的万安乡捷文村耕地只有680亩,林地多达2.6万多亩,作为武平县重点林区村,“五难”问题尤为突出,有一年全村竟然有7人因乱砍滥伐被判刑。

当时,林业问题成了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

了解情况后,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根源是长期以来山林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此,2000年,何仁春等委员撰写《建议加快林业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从根本上制止乱砍滥伐》提案。县委县政府在进一步组织人员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出“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的路子,把集体山林“平分到农户”。

助力改革不止步。林改十八年来,县政协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服务林改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分内事,锐意创新,提升履职能力,有效促进了“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成为全国林改的标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