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抗日名将廖海涛

2018-09-05 09:14:20 黄筱菁 蒋红婴 王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上杭县溪口乡大岭下村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廖海涛领导大岭下农民武装暴动。1933年兼任代英县委副书记。1934年9月,任代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4月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杭代县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是闽西游击战争最困难、最残酷的时期,廖海涛带领红军游击队在上杭双髻山地区坚持游击斗争,是闽西南三年游击斗争的一面旗帜。1938年春,由闽西子弟兵组成的新四军二支队北上苏皖抗日前线,廖海涛先后任四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十六旅政委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任,与旅长罗忠毅一起,率部同“日、伪、顽”血战数十次,恢复并建立了以茅山和两溧地区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28日, 在江苏溧阳塘马地区发生的塘马战斗中,为掩护苏南党政军机关人员转移,廖海涛壮烈殉国,年仅32岁。(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供稿)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记者 黄筱菁 通讯员 蒋红婴 王凌)“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面对敌人以亲人之命为要挟,廖海涛写下了这样大无畏的壮烈答复。1928年3月,廖海涛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家乡农民武装暴动。此后,他带领红军游击队在双髻山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春,廖海涛率部北上苏皖抗日前线,在率部进入江南的一系列战斗中,浴血奋战,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不朽功绩。

1941年,廖海涛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委。同年11月28日,在江苏溧阳塘马地区的塘马战斗中,为掩护苏南党政军机关人员转移,32岁的廖海涛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抗日名将。廖海涛的外孙女杨杭芬说,廖海涛是一个为民族解放不计得失、不畏生死的铁血军人,时代发展至今,他的精神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铁石人”

1909年,廖海涛出生于上杭县溪口乡大岭下村。他父亲在清末时考取了秀才,对读书很是重视,童年时,廖海涛在村中的私塾诵读诗书。11岁时,不满足于旧制私塾,廖海涛要求到新制的小学求学,虽然家庭经济渐变困难,但母亲江细妹还是节衣缩食,供他到邻乡的白砂小学学习。小学毕业之后,廖海涛又上了县城的中学,但因家庭生活贫困,中学没有读完便回家种田。此后,他经人推荐到石铭小学任教,成为一名教书先生。

1928年3月,在上杭县委宣传部部长兼东二区区委书记罗寿春的介绍下,廖海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廖海涛等共产党员领导大岭下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上杭二区第九乡革命委员会,廖海涛被选为革命委员会主任。

根据《廖海涛传》一书,在扩大红军的工作中,廖海涛带头到各家各户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鼓动,由于天生有一个好歌喉,每当有一群百姓在聊天时,他就会放开歌喉,用唱山歌的形式宣传争当红军的重要意义。

1935年4月,闽西南党政军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召开,会议推选张鼎丞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廖海涛等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会后,根据部署,廖海涛担任杭代县军政委员会主席,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在双髻山地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和人民开展斗争。

据《福建英烈传略》记载,敌人制服不了廖海涛,遂派兵逮捕了他的母亲、妻子和幼子作为人质,并写信要挟廖海涛投降。廖海涛见信后愤怒地把信撕碎,挥笔答复:“只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敌人恼羞成怒,枪杀了廖海涛的母亲,把他的幼子抛入黄潭河淹死,而他妻子备受残酷折磨,客死他乡。忍着痛苦,廖海涛依然坚持在双髻山进行革命游击斗争。从此,廖海涛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称号,“铁石人”。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