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屈的革命者郭义为
2018-08-29 09:12: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郭义为烈士遗像 坚贞不屈 英勇就义 1935年1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张鼎丞奉命回闽西领导游击战争。永定区党史研究室整理的郭义为在永定的主要活动情况中记载,张鼎丞回到永定西溪,找到永定县委、县苏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立即向郭义为建议,把干部和游击队集中在合溪调吴整训。于是,郭义为着手筹划,集中了全县干部和游击队骨干数十人在调吴整训,学习游击战略和战术。 1935年4月,为了统一闽西南党政军和各部队的领导,闽西南地区党政军负责人在永定县溪南区赤寨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郭义为任党务部长。但此时队伍里面出现了叛徒,形式越来越严峻。 在《福建英烈传略》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1935年12月前后,郭义为与张鼎丞等人驻扎在永定溪南古木乡的大山上。山顶是敌碉堡,驻有敌兵一个连,距碉堡70米远的山脚下,住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张鼎丞。由于叛徒告密带路,12月初的一个早晨,国民党第十军包围了他们的住所。因情况突然,张鼎丞和党的一些重要文件都来不及撤离和转移。郭义为考虑的首先是党组织的安全、领导和同志们的安全以及党的文件安全,于是他毅然挺身而出,决定把敌人引开。而张鼎丞等则安全撤退。 郭义为不幸被捕后,在狱中坚贞不屈,敌人恼羞成怒对他下了毒手。据记载,1936年1月23日,郭义为面对敌人的枪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声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他年仅27岁。 位于上杭县湖洋镇的福塔混凝土有限公司 邱妤 摄 今日古楼 焕发活力 27日,记者走进郭义为的家乡上杭县湖洋镇古楼村,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秀丽的田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村中平坦的村道于欧坑与205国道相连接,距高速公路上杭县城二环路与武平互通均不到10公里,便捷的交通给这里村民流动与货物运输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有利条件。 古楼村民风淳朴,崇尚读书之风历来甚盛。这个常住人口2000多人的村庄,至今已经出了14位博士。每逢清明节,湖洋镇的中小学生都会到村里的郭义为等烈士墓前献花,村里的长辈们教育年轻人要牢记这段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我们古楼村靠着读书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回乡办厂的,反哺村集体经济。”古楼村党支部书记梁瑞富介绍说,古楼村烈士郭义为的孙子郭荣芳就是其中一个。 在上杭福塔混凝土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内一车车的混凝土正在装车搅拌,准备运往周边。这家在湖洋镇小有名气的搅拌站,经过18年的经营,已经成为湖洋镇排名前列的企业之一。 “公司于2000年成立,发展到现在,我们的混凝土搅拌站可辐射以厂为中心的50公里内的工地项目,公司现已在上杭、长汀设点。我是古楼村人,在家乡办厂,一方面可拉动家乡的经济,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一部分劳动力就近解决就业。”公司董事长郭荣芳说。 如今,古楼村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村庄,村民们正在用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客家精神建设新农村,迈向小康生活。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