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惊雷震闽西 红刊育英才

2018-07-04 10:57:43 李凌生 温连光 林荣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凌生   我来说两句


桐冈书院 李凌生 摄

东南网龙岩7月4日讯(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温连光 林荣海)桐冈书院位于新罗区东肖镇桐冈小学的南边,因为还没来得及设置路牌,如果没有人带领还真不容易找到这里。推开书院的大门,邓子恢的半身塑像映入眼帘,塑像背后摆满了古代私塾式的课桌。今年4月,当地政府将桐冈书院修葺一新,“奇山书社”当年的样貌已经初见雏形。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当年几位闽西籍青年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情形。

上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潮波及闽西的穷乡僻壤。当地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率先奋起,他们勇敢地冲破黑暗势力的羁绊,通过集会结社学习新思想、宣传新思想,先后创办了《岩声》《钟声》《汀雷》等各种进步刊物。这些红色刊物的相继出世,如一阵阵惊雷,震动了闽西黑沉沉的天地,为闽西红色革命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红刊相继问世

在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反动军阀压迫的闽西人民困苦不堪,当地仁人志士苦苦思索振兴家乡、改造社会的良方。

1921年,邓子恢、章独奇、陈明、林仙亭等进步青年在桐冈书院发起成立“奇山书社”,通过阅读和学习进步报刊,传播新思想,社员发展至200余人。为交流见解,书社将社员学习心得编成小册子分送社员。1923年,书社建立了正式的编辑机构,并将社员内部心得《同声》改名为《岩声》作为刊物向社会公开发行。

作为闽西最早的进步刊物,《岩声》从诞生起就面临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困难。据《闽西早期进步报刊活动的兴起与发展》(刊于《党史研究与教学》)记载,《岩声》依靠自己筹资,“由报社同仁每人收取基金二元”,还“函商南洋诸同乡,说明宗旨,请其赞助”;在印刷上,由于当时龙岩尚未普及铅印,而油印不仅字迹模糊,而且非常费时,于是只能将稿件送往厦门铅印。该文指出,“《岩声》创办之初,因担心经费与销路问题,曾仅预计试办两期,想不到发行后却大受欢迎,终能坚持三年之久。”

“它是本省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宣传新文化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之一。”对于《岩声》在传播新思想方面的地位,省委党校原副教授黄国荡在《马列在闽疆的传播》(刊载于1985年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学习月刊》)中如此评价。

据《闽西早期进步报刊活动的兴起与发展》记载,《岩声》创办不久后,1923年12月,永定进步青年卢肇西、陈正、曾牧村等人创办了《钟声》。1924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展,闽西进步报刊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新龙岩季刊》《到民间去》《汀雷》等一批进步刊物先后问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