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龙岩:农村 “领头雁”,领全村齐飞

2018-04-25 07:44:40  戴敏 游史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30位村主干储备人才在上岗前要接受相关培训。

23日,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林为来到漳平市新大山农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园,与商务园入驻企业探讨花卉展示区布置及电商运作情况。“电商将是村里未来扩大花卉销售市场的重要抓手,将大力发展。”

林为是全市基层党建典型培育计划中,派驻21个农村党建综合示范点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从今年开始,基层党建典型培育、引进村主干储备人才等创新方式,让龙岩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上走在了前列。

培育典型,强村来了驻村书记

永福镇西山村是全国文明村,全村大部分村民从事花卉种植行业。据当地统计,西山村出产的杜鹃花占全国精品杜鹃花四分之三左右。

村两委班子强,多为产业示范户,是农村事业的带头人,村财收入稳定,去年11月,西山村入选龙岩市21个市级农村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

基层党建堡垒作用显著,党员引领效果明显,既不是贫困村也不是党建薄弱村,林为到西山村又是为何呢?原来,这是龙岩市推出的基层党建典型培训计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该计划便是龙岩实施“领头雁”工程的重要举措。去年11月,龙岩市遴选出21个市级农村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并向这21个村派驻第一书记。“与日常的驻村书记派驻到贫困村进行帮扶不同,派驻到这21个示范村的第一书记除履行日常职责外,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培育先进典型的任务。”龙岩市委组织部一科负责人谢锋介绍说,“这21个示范点组织有力、党员作用突出,但示范作用发挥不足。驻村第一书记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打造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提升农村工作水平。”

“遴选的这些驻村干部基本都为科级及以上干部,在资源、经验、技能等各方面都各有所长,能给村里带来实质性帮助与提升。”谢锋告诉记者,组织部门对21个示范点提前进行意见征集,针对各村最需要的各方面相关人才在全市各部门中进行择优遴选。

林为(左一)征询花农对入驻电子商务园的意见。

东南网龙岩4月25日讯(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游史娟 文/图)2017年12月13日,龙岩市商务局主任科员林为来到西山村报到。这已是他二进永福。在此之前,林为曾在永福台创园管委会挂职四年。“我熟悉本地情况,西山未来又将重点发展电商,便将我派了过来。”林为说。

“西山村花农电商有300多家,去年收益超20万元的便超过一半。”到位后林为立即忙碌了起来。今年春节过后,由村里引导扶持成立的电子商务园正式投入使用。林为告诉记者,花农们多各自为战,规模分散,将花农们集中抱团发展,挖掘市场潜力是成立电子商务园的初衷。“节省物流成本,电商运营也能有专业化提升。”林为说,电子商务园成立的效果立竿见影,作为已入驻3家花农电商之一的欣欣向荣花卉园艺公司,其电商月单量从每日十几单一下翻了三番。

此外,林为还配合当地深化“村级党总支+农村产业链党支部”运行模式,在漳平市率先成立村级党总支西山村党总支,下设村直属支部、十里花街合作社支部、农家乐支部、电商支部等4个党支部。今年,西山村还将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建“党建花园”,打造产业+旅游+扶贫基地,引领全村脱贫增收,带动乡村振兴。

人才积累,引来村主干储备人才

“协助村部了解农业部疫情疫病防控要求、提高其责任意识,协助村部上报党费缴纳情况。”这是永定区城郊镇上下斜村村主任助理郑国辉的工作日记。

今年3月,我省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推进农村本土化人才培养工程。在此背景下,永定区率先实施村主干储备人才引进计划。郑国辉便是永定区的30位村主干储备人才之一。

事实上,早在2017年底,永定区就正式出台了《公开遴选村主干储备人才的方案》,从国内高校引进30名永定籍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含五年内毕业)作为村主干储备人才,到党建示范村或贫困村以及储备人才原籍村,任村主任助理或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服务6年,表现优秀的可参与村主干竞选并录用。

郑国辉期待未来通过共享农场为村里增收。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靠人才,而瞄准本地籍大学毕业生则更能有效吸引本地人才回乡,让他们扎根家乡贡献力量。”永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郑鼎文说。最终在149名报名者中,郑国辉等30人脱颖而出,成为永定区第一批村主干储备人才。这当中有2名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毕业生,9名党员。

1993年出生的郑国辉是土生土长的上下斜村人。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广州、吉布提共和国等地工作。郑国辉回村任村主任助理后,就跟着有着3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城郊镇农业站包村干部郑洪浩了解村情熟悉农村工作。

据郑鼎文介绍,为了帮助村主干储备人才加快成长,永定区出台“六个一”管理办法,包括由2名乡镇干部(其中1人为乡镇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帮带培养;与村里的1名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协助村里的1个项目工作等6个方面。“包村干部主要是具体业务指导,而乡镇领导干部更多的是乡镇工作大方向的引导。”

在熟悉村情后,郑国辉萌生了在家乡发展共享农场的想法,“村里自然环境优越,山林及耕地资源充足,离城区也不太远,发展农场正合适。”如今,他的山林农场已养鸡鸭上千只,在完成村里日常工作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农场上。“以共享母鸡和月子鸡作为基础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郑国辉告诉记者,虽然接触农村工作才两个多月,但自己越来越进入角色。“原来创业只是个人,而如今我成了村主干储备人才,不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带动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双增收考虑更多。”他说。

据悉,永定区村主干储备人才引进计划将实施3年,引进90名永定籍大学毕业生,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村干部队伍。

    岩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对乡村组织振兴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进农村本土化人才培养工程。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强化帮扶贫困村如今已成常态。龙岩市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为农村党建示范点派驻第一书记。在记者看来,其原因在于,不仅薄弱村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强村”同样有需要。加强“强村”党组织建设是为了做强做大做成典型,并通过以点带面、打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打造更多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村级党组织引领村民发展的效果如何,与带头人的素质与水平息息相关。人才振兴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记者认为,在人才争夺战趋于白热化的当下,对人才的重视上升到了新高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乡村人才目前是乡村振兴中的薄弱环节。不少地方,乡村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来看,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给农村带去的人才数量也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

对此,永定区引进本地籍大学毕业生村主干储备人才的尝试,开启了为乡村振兴引人才的新路子。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他们也更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要求与期待。

派驻第一书记、引进村主干储备人才,两个措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带领广大农村农民实施乡村振兴。记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培养有力的“领头雁”,地方层面上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现有的农村带头人稳定好、利用好。与此同时,要通过提高待遇、提供平台、优化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城市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就业。此外,各地还应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