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永远的叔衡,永恒的丰碑

2018-04-18 08:56:08 阙小琴 赖志昌 通讯员 陈天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何叔衡一行转移路线示意图(资料图)

“血染闽山”践行铮铮誓言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上旬,红军主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何叔衡等被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初,中央苏区的形势变得异常险恶,在这危急关头,苏区中央分局根据中央指示开始作分散突围的准备工作,项英派出数十人组成的便衣队,护送已近花甲之年的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以及项英的妻子张亮等去闽西,再绕道上海。在这样的背景下,何叔衡又一次来到长汀,只是这一次他未能再离开。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一行渡过汀江后来到濯田镇梅迳村,由于行军疲劳,准备休息片刻,在烧火煮稀饭的过程中被敌人发现。“炊烟引来了国民党钟少奎保安团。一番激战后,何叔衡因为年纪较大,为了不拖累部队,最终跳崖英勇牺牲,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钟彬彬讲解道。

而对于何叔衡最终是如何牺牲的,目前说法并不统一。1952年,谢觉哉的《忆叔衡同志》一文被揖入《湖南革命烈士传》一书,谢觉哉又为此写了一个《补记》,根据《补记》内容,何叔衡一行被敌人发现后,瞿秋白等由于坐担架,不能走,被藏于树林,最终被搜捕。何叔衡则在邓子恢等人的保护下继续撤退,最终,何叔衡体力不支、面色全白,在一大悬崖处,何叔衡抓特务员的枪要自杀,特务员护枪,手一松,何叔衡趁势向崖下一跃,坠崖牺牲了。对此,邓子恢满是愧疚:“我们走下山,不到二里,过一小河,凭河把敌人打退。初不知有河险可扼,如知道,叔衡同志也许可勉强走到,不至于牺牲。叔衡同志殉难地点,是长汀县水口附近。”

1964年,福建公安机关抓获杀害何叔衡同志的凶手——原国民党福建地方保安十四团特务连代理连长曾起,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曾起对杀害何叔衡的罪行供认不讳。“我们进至水稻田附近,发现一具死尸,我想搜他的身,不料重伤未死的红军,将我足抱住了,随同我的号兵熊辉,看势不佳,打了他一枪,我也打了一枪。”根据曾起的供词,何叔衡跳崖后是被敌人枪击才牺牲的。

1  2  3  4  5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