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探索发展新路径 基层党组织焕发新活力
2018-04-18 08:19: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漳平市南洋镇党员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资料图片) “双向培养” 优化党组织队伍结构 近年来,龙岩市各地探索创新的发展党员模式,在一些村组织、生产一线中将“双向培养、双向考察、双向公示”工作模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双向式、无缝式、互补式教育培养。 龙岩市的部分企业中将党建工作运用“双向培养”机制,通过健全制度,建立科学、创新的发展党员基层阵地运行模式进行了探索,将基层党建和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把管理、技术骨干培养吸收进入党组织,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凝聚力。 走进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里面的卷包车间“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格外引人注意。这里采用“共享+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机制,使之成为该公司的一个品牌。该党员工作室由“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郑东文和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的高级工程师蒋景强两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挂帅,整个党员工作室开展自主科技创新,发挥创新作用,推动技术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带动其他人员共同创新发展。 “党组织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渠道的学习平台以及展示才华的舞台。”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包车间甲班副班长陈城说,工作中,自己向公司内的优秀党员郑东文、蒋景强等同志看齐,努力钻研业务专业技能,虚心请教业务知识等,提高业务能力、创新能力。 2013年,陈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该公司依据重点培养生产骨干、技术尖子、操作能手等各类优秀人才的原则,对其进行重点培养。2012年至2017年期间,陈城共申请8项专利,完成6项QC项目。由于各方面的成绩表现突出,2017年12月陈城通过公司对他的各项考核,被该公司党委列为发展对象。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建工作部副主任刘涵介绍,该公司一直按照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来制定落实发展党员。该公司通过建立的“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将技术人才培养与党员队伍建设“双线并行”。其中,工作室的创新和改善项目,是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筛选和考察的有效渠道,以此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通过“双向培养”,该公司的管理创新项目的党员覆盖率达到100%;党员在公司改进创新平台中的创意提报数量占比达到54%,远超于3倍党员人数的职工群众。 “双向培养”的运用,也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党建基础提供了更多新的发展模式。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