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热评 > 正文

用好“智慧”这把尺

2018-01-24 08:50:54 阙小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打开手机、打开电脑就可以观看庭审直播,通过微信就可以办理业务,遇到法律难题还可以随时咨询……这便是“智慧法院”带给群众的便捷,它才刚刚崭露头角,就备受关注。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连城县法院昔日是“后进生”,今日却成了“优等生”,不仅受到了居民的广泛称赞,还吸引了不少同行前来取经。这是为何?

这是连城县法院紧紧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主动拥抱现代科技的结果。虽然“智慧法院”建设才起步不久,但是连城县法院勇于尝试,不仅维护了司法公正,提升了司法效率,增进了司法公信,更是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智慧”的便利,让观者看到了“智慧”的红利,为同行试水“智慧法院”开了一个好头,立了一个榜样。

行至百里半九十。走上了“智慧”路,并不意味就能用好“智慧”这把尺。我们当清楚地认识到“智慧法院”建设是一项高难度的创新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并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方能让“智慧法院”建设不落伍。对此,连城县法院再次为同行作了表率——将全国首家院企共建“智慧法院”协同应用创新中心搬到了自己家里,希望通过多领域的先行先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法院”新模式。

用好“智慧”这把尺,就要把群众需求摆在最关键的位置上,这是建设“智慧法院”的着力点、落脚点。当下,一部分人认为“智慧法院”建设只是技术问题,以为投入资金就能够搭上“智慧”快车,甚至还有人认为,建设“智慧法院”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讨个好噱头,这都是对“智慧法院”的误读。建设“智慧法院”的关键在于司法为民,在于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破解司法领域难题,补齐司法领域短板,加快司法融入百姓生活。从这些角度出发,就要求建设者首先要摸清楚当地百姓需求,知晓当地司法领域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以及短板,才能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智慧法院”。(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阙小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