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畜禽守护神 科技致富带头人

2017-12-13 09:48:06 戴敏 黄水林 罗天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记连城庙前镇农民技术员陈志华

陈志华(左)为养殖户作技术指导服务。

东南网龙岩12月13日讯(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黄水林 罗天涛 文/图)在连城县庙前镇,说起动物防疫专业队队长陈志华,人们无不翘起大拇指: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乡农民技术员,每年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数千次,被誉为养殖农户“120”;创新多种养殖新技术,带领数百户养殖户奔小康齐致富;还曾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农民技术员代表出国援非。

今年47岁的陈志华,自1989年从连城县隔田职高畜牧兽医班毕业后,运用自己学到的技术自主创业,在镇上开了间畜牧兽医服务部,从此28年坚守山乡,为广大农民提供动物诊疗、防疫、治疗、饲养等全方位贴心服务,推广、普及养殖新品种、新技术。

倾情服务,做养殖农户“120”

“老陈,我家母牛难产,快来帮我看看。”前不久一个雨夜的凌晨2点,熟睡中的陈志华被新泉镇官庄村的一个养牛户打来的求助电话吵醒。陈志华二话没说,披上衣服、拎起工具包,冒雨驱车前往。由于赶到及时,在陈志华的助产抢救下,已折腾得奄奄一息的母牛最终平安产下小牛。

陈志华回到家中时天已大亮,而这样凌晨外出救急的事,他早习以为常。

作为庙前镇动物防疫专业队队长,陈志华负责全镇15个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每年要为农民饲养的畜、禽注射防疫针5万余头(只)次以上,最远的村庄离他家30多公里,工作量可想而知。尤其是在每年4月、10月全镇开展畜、禽防疫工作期间,为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无论刮风下雨,陈志华带着队员每天早上6点30分就入村开展防疫工作,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他每次出发时干干净净,可回到家时却臭气冲天,所以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澡。”家人无奈地说。虽然工作辛苦,但陈志华没有半句怨言。

打完防疫针,陈志华还经常回访养殖户,进行防疫技术指导、咨询解答,发布病情或饲料与市场信息,每月的通讯费都在500元以上。

不少养殖户文化低、理解能力差,头天刚讲的技术要点,第二天就忘记了,他又要反复讲述好几遍,手把手地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演示。对此,陈志华乐呵呵地说:“农民需要技术服务,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

陈志华还是周边养殖户的猪、牛、羊的“接生员”。这些年来,不分白天夜晚,一个电话或短信,他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先后为庙前、新泉及上杭古田、蛟洋等乡镇670多户养殖户的猪、牛、羊难产救急解难,实施了1000多例手术,帮助他们挽回经济损失近37万多元。陈志华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养殖农户“120”。

示范引领,当科技致富带头人

“今天的幸福生活,可多亏了老陈的全力帮扶引领。”6日,庙前镇吕坊村养羊户张源根感激地说。过去,张源根家特别贫困,陈志华分析养殖前景后,动员张源根养羊,并为他担保帮助其贷款购买22只种羊。其间,陈志华不但手把手为张源根做养殖技术指导,还组织张源根参加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如今,张源根每年出栏肉羊上百头,年收入10多万元。

村民要致富,首先靠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陈志华就萌发了这样的理念,并身体力行。吕坊村是连城最大的革命基点村,全村450余户2100多口人。2001年,在陈志华的带动下,吕坊村82户养猪户组建了庙前第一个养殖协会——吕坊村养猪协会;同时,在他的推动下,吕坊村建立了全镇第一个“科普惠农服务站”,配置有畜禽疾病防治手册、快速养猪法等33种、960多份图书影像资料,使养殖户在辅导站就能了解畜禽的各种情况及解决办法。

为推广养殖技术,陈志华还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到协会、科普服务站,举办了20多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及讲座。2011年及2012年,陈志华连续两年同龙岩农校非全日制招生联合办学,每期学员都超出150人。

为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科技养殖致富,2007年底,陈志华投入近50万元资金,兴建起集科普示范、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标准化养猪场;2014年,他在吕坊村建起一个年出栏本地山羊1100头的肉羊养殖场,并带动邻近的20多户养羊户组成互助会,抱团发展。

10多年来,在陈志华的示范带动下,庙前镇与周边的新泉、朋口、文享等乡镇,及新罗区、上杭县一大批养殖户依靠科技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其中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就有100多户。

开拓创新,山乡农民出国门

在长期服务群众、推广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陈志华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珍惜每一次深造学习的机会。

他先后自费参加了省、全国农广校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通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他通过招生考试,在福建省农民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畜牧兽医系深造。

陈志华还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引进适于本地发展的养殖新品种、新技术,从而更好地带动养殖户致富。

前些年,庙前村养殖户江建斌养殖了一批鹅,当鹅养了60多天、7斤多重后,不管怎么精心喂养,却不见再长大的迹象,只好请陈志华来诊断。陈志华仔细询问了喂养情况后,将一只鹅现场进行宰杀解剖,发现鹅的肠壁变厚,阻碍了机体对饲料营养的吸收。

于是,陈志华建议调整喂养方式,投喂些青草、谷糠等粗纤维饲料。此后一段时间,陈志华在江建斌的养殖场蹲点,不断观察调整粗纤维比例,进行对比实验,最终摸索出了最适合鹅生长的粗纤维饲料配比,这不但让养殖成本降低了30%,鹅的生长速度、肉质也提高了不少,效益增加了40%。其后,陈志华又将粗纤维在动物饲养的应用技术延伸到养鱼、养猪上。

多年来,陈志华还先后探索、推广了驱虫方法在牛、羊等动物的运用,垫料发酵在养猪的应用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陈志华肯钻敢拼、服务热心、技术扎实,2003至2004年,他被省农业厅推荐到非洲加纳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担任中方畜牧水产技术员,成为福建省科技援外小组唯一的农民技术员。

扎根农村28年的陈志华也获得了各界好评,先后获评全国和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等荣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