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苏区金融体系建设的“闽西实践”

2017-12-06 09:20:59 邱妤 陈淑如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曾宪华 摄

多形式商贸实践寻突破

“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闽西苏区政府开始通过公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营商业的三种形式进行商品流通来发展经济。”林焕珍告诉记者,虽然经济封锁,但事实上,苏区和邻近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物资相互依赖、相互供给的状态,白区的一些地方其实也出现了物资短缺,也急需要换取农副产品和手工商品。

“当时,私营商业和农村圩场成为了闽西苏区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闽西苏区重视对商人的宣传,打倒控制圩场的封建把头。圩场多,商品品种多,自由交换也繁荣了市场。”林焕珍介绍,各区、乡在当时都已经有了圩场,仅长汀四都就有四个圩场,每圩的贸易额从数百元发展到数千元以上,赶圩的人数少则四五百,多则千人以上。恢复、建立圩场后,闽西苏区又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办法,改造而成的“红色圩场”成为各县主要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地,为苏区军需民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针对经济封锁,苏维埃政府还帮助和奖励群众创办合作社商业。当时出现了各种合作社商业组织,如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等,主要是抵抗商人、富农因资本多而形成的批发剥削。有了合作社,群众可以更便宜地买到商品,又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他们的生产品。据《闽西中央苏区图志》中记载,在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下,消费合作社千方百计地向苏区输送食盐、布匹、洋油等必需品,粮食合作社调剂粮食盈亏、控制粮价、保证军需民用。因为苏区市场的需求和优惠政策,白区商人在与苏区的商品交易中获取了较好的利润,为此,商人们也积极寻找商业渠道,开辟了各类通商途径,将大量的食盐、布匹和药材等运往苏区。

此外,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闽西特委于1929年9月发出通告,分析了“剪刀差”的危害性,确定了调剂的政策,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专门制订了《商人条例》,颁布了“允许商人自由贸易”“各地船只、货物往来,政府一律予以保护”等措施;在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上,1930年7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全苏区第一个公营商业企业——闽西粮食调剂局,在打击奸商、平抑粮价、调节市场、接济军粮和改善工农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记载,到1933年11月27日,中央苏区方面代表张云逸、方方与福建人民政府善后处代表陈小航在长汀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停止军事行动,确定了边界,恢复了交通贸易关系。随后,从福建往中央苏区运进了大量的食盐、布匹、药品、军械等物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