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长汀:非遗常绽彩,文化长流芳

2017-11-29 09:41:22 戴敏 陈天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非遗保护,留住文脉乡愁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汀,自古以来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悠悠千年时光,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祖辈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有闹春田、打石佛、走古事等客家民俗;有白斩河田鸡、麒麟脱胎等客家美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船灯、马灯、龙灯、花鼓等;有神秘古老的客家严婆信俗、客家伏虎信俗、客家蛤瑚侯王信俗等,构成了长汀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观。

近年来,长汀县致力做好客家文物保护、客家非遗传承、客家文化交流、客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相关部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34处,县级文保单位68处,可移动文物4095件套;共收集非遗线索30100条,经过筛选保留了20427条,重点调查项目1000多个,并将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制成光盘,汇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共计21卷83本。

积极开展扶持保护非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强化抢救优先意识,尤其是对一些濒危传承项目、传承人老化的项目跟踪保护,以免“人亡艺绝”。文化教育部门还专门编撰了介绍本地优秀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在青少年中普及客家文化……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遗产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民乐方面,数年的宣传推介已初现成效。成立三年来,李兆森的队伍每年演出场次从几场增加到了四五十场,而公嫲吹省级传承人刘润生感触更深:“从原来的冷门到现在的火热,大家对公嫲吹的认知确实已今非昔比。”如今,他带着七八个徒弟,收到的邀约更是多了不少。更可喜的是,乡镇乐队开始出现年轻人,如三洲民乐队中有两个成员分别只有25岁、27岁。

“非遗保护,不仅是保护传承客家文化,对留住文脉和乡愁,建设海内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也具有深远意义。”卓国志说。(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