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龙岩:扶贫竞相出彩 脱贫争先恐后

2017-10-18 08:45:33 阙小琴 温连光 刘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新罗区江山镇贫困户黄宣江在大棚里采摘蔬菜。阙小琴 摄

东南网龙岩10月18日讯(记者 阙小琴 通讯员 温连光 刘琦)2015年,全市28421人脱贫;2016年,全市55863人脱贫……自2014年启动精准扶贫以来,龙岩市不断创新、精准发力,在脱贫攻坚上不断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亦有不少贫困户存在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如何才能激发这一群体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实效?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授人以渔”。闽西老区在扶贫机制上再创新,在扶贫项目支持中引入竞争机制,让贫困户通过竞争方式,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从而全方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竞”出脱贫新路子

“竞争性扶贫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让贫困对象通过竞争方式获取项目、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激发贫困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引领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记者从龙岩市脱贫办了解到,今年8月,龙岩市脱贫办召开竞争性产业扶贫研讨会,随后下发《龙岩市竞争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如今,竞争性产业扶贫在龙岩全市遍地开花、竞相出彩,为龙岩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新罗区苏坂镇依托远景养羊专业合作社,有劳动能力、有意向养羊的贫困户通过自愿报名,在竞争获得项目及扶持资金后,不掏一分钱就可获得种羊;白沙镇通过镇财出资购买蜜蜂提供给“竞争上岗”合格的贫困户进行集中养殖,并成立暖心蜂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技能缺乏以及销售无门等问题……今年初,新罗区将竞争性扶贫写入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实施方案,统筹设立扶贫开发项目竞争性引导资金500万元,在全市率先拉开竞争性扶贫的序幕。

“为解决贫困户遇到的生产、技术、资金等难题,我们考虑引入经营主体,利用经营主体本身拥有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来带动贫困户,搭建起政府与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路子。”龙岩市农业局扶贫科科长罗全群表示,目前开展竞争性扶贫的项目以各地的特色产业为主,“我们力争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竞争性扶贫项目”。

“竞”出务实新风尚

“这几亩地中,我种的蔬菜长势是最好的。加上前两次收成应该可以赚八九千元。”9月22日上午10点,记者在新罗区江山镇的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的大棚里见到贫困户黄宣江时,他已经收完7筐蔬菜。这是他参加竞争性扶贫之后的第三次丰收。黄宣江欣喜地告诉记者,相对于之前打散工,现在他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还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我没有种蔬菜的经验,是农场主教我们技术的”。

“大部分贫困户比较积极务实肯干,我会积极指导他们,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有稳定的收入。”黄宣深是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的农场主,16岁开始学种菜,如今已拥有2家公司、250余亩的大棚基地,白手起家的他,很支持竞争性扶贫,今年6月,种植的辣椒被水冲掉了,他自掏腰包给每户种植户补助2000元。

“扶贫贵在扶勤,竞争性扶贫要求贫困户勤快肯干,主动地去学习,不然就可能会被‘下岗’。”江山镇副镇长邱洁表示,截至8月,该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8户633人,而在各种帮扶政策的支持下,不少贫困户存在“平均主义”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引入竞争性扶贫可以让贫困户学会务实进取,以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愿望和致富动力。

“竞”出内生新动力

“咕咕咕咕咕……”9月30日,永定岐岭乡上新村贫困户廖志光正在自家的山上吆喝着喂乌鸡。

“养乌鸡不会耽误打零工,相对于以前是额外增加的一笔收入。”今年初,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廖志光试点参与乌鸡养殖,尝到了甜头。“一斤乌鸡卖35元,养了100只,存活率超过80%,应该可以赚七八千元。”

“养乌鸡对我而言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我家里有山地可以养殖乌鸡,种的水稻可以直接用来喂乌鸡。”今年8月,岐岭乡依托鸿升家庭农场,引入竞争性扶贫机制发展乌鸡养殖。有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廖志光再次报名,并成功入选,按照政策他可以免费领50只乌鸡进行养殖,但他并没有止步于这50只乌鸡。“利用这一次赚的钱,我还额外跟农场主订了500只乌鸡,如果养得好,我以后就专门养乌鸡了。”廖志光说。

“第一期有5户试点养殖乌鸡,成功率比较高,第二期是20户,成功率比较低,总结前两期的经验以及岐岭乡实际,我们最终确定竞争性扶贫推行乌鸡养殖。”岐岭是市级贫困乡,有贫困户177户656人。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江信进表示,通过竞争性扶贫,有效地调动了贫困户立志脱贫的决心,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初期报名就有70户,经过现场走访核实以及党支部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36户。“我们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扶持培育,使乌鸡养殖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渠道,把‘土楼乌鸡’打造成为岐岭的农业特色品牌。”江信进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