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龙岩10月7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如今,漫步在岩城,扑面而来的是龙岩市推进法治建设呈现的勃勃生机:东城街道北园新村法治公园,不少群众驻足浏览计生、廉政等相关信息;在莲滨社区、莲花社区等地,常有市民观看法制宣传栏;在龙岩大道、龙腾路等主次干道上,法治宣传标语更是随处可见……
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维护法纪、依法办事在龙岩市蔚然成风,更多市民有了法治思维,社会更显公平正义,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建设新龙岩、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岩市紧紧围绕“依法治市”这一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六五”、“七五”普法工作,不断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健全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
围绕“依法治市”总体目标,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六五、七五普法规划”,明确了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法治路径渐渐明晰,对推进法治龙岩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
龙岩市还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研究中心、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法律人士,为开展地方立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确立立法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向市委报告制度,为法治龙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将“六五”、“七五”普法工作纳入市、县两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和政府目标管理,与精神文明、党建工作、绩效评估、平安建设等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考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格局。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首先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厘清权力清单。龙岩市严格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对市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共对市级部门3847项行政权力、5752项具体职责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多次合法性审查,规范权力运行。
一方面,制定下发《龙岩市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明确规定所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重要文稿和重大合同、协议,未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不得作出相关决策;下发《龙岩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推动建立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此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法律立改废及机构调整情况,指导各单位调整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建立重大案件及重要事项协调制度,促进重大纠纷及时妥善处理;建立司法行政部门与检察院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公正司法 维护公平正义
公正是法治的灵魂。一直以来,龙岩市把公正司法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贯穿执法、司法领域和法律监督等各环节,组织法官、检察官入额考试考核工作,严格司法责任;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机制改革,市中级法院制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方案》,顺利完成首批120名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此外,龙岩市还推进公益诉讼试点,出台《龙岩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实施细则(试行)》,2015年以来,全市共摸排环保、食药、生态等各类线索15条,发现有公益诉讼论证价值的线索14条……
同时,严格规范司法,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防止干预司法活动、插手过问案件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干警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的规定》,防止司法干扰和“三案”;出台《审判执行工作负面清单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法院率先推行负面清单制度;认真落实廉政监督卡、廉政回访等制度,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审判、执行流程公开,2015年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率达100%,上网结案比达84.52%。
加强普法 夯实法治基础
“今天学习到好多法律知识,希望检察官姐姐们能经常到学校给我们上课。”日前,在“法治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道出了渴望学法的心声。
推进依法治市,普法是基础。一直以来,龙岩市始终把普法宣传摆在重要位置,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城市,上杭县、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集体……
一方面,龙岩市搭建起讲台、戏台、展台、擂台“四个平台”,重点推进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学法用法,深化“法律进学校”。
同时,建立 “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市60个市直司法和执法部门建立了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运用媒体庭审直播、典型案例发布、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有效形式,切实把普法教育贯穿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
另一方面,在全省率先开设“调解现场”电视法治宣传栏目、在全省率先制发法治宣传年画、在全省首次组织市级大中专学校法治辩论赛等,创新普法宣传载体。
此外,结合闽西特色,挖掘红色法治资源,建设共和国法制摇篮展览馆、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依托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立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宣传栏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