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龙门:农民运动领风潮
2017-09-20 09:08: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前方日志 与民相融的赤子情怀 “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的一句话。这句并不难懂的简短话语背后所表明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伊始即把农民作为自己重要的社会基础,就代表了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有一批共产党员投身到农村中。龙岩人郭滴人是其中一员,亦是其中代表。自从91年前的那个春天开始,这位日后领导后田农民武装起义,组建闽西第一支游击队,不断拓展闽西苏区,并被誉为“中国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的闽西革命巨擘,便将革命情怀、赤子热诚和闽西农民牢牢地紧靠在一起。 于是,开展农民运动,组建农民协会,强化基层党组织,扩大党的影响力;发动农民群众,提高农民觉悟,减租息,废苛捐,除杂税,投身于组织革命运动中最大要素“中国三万万的农民”的组织活动中。我们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角中,见证了郭滴人的热忱与忠诚。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始至终,践行自己许下的“点点滴滴为人民”的誓言,这是郭滴人最真挚、最直接的赤子情怀。这种赤子情怀和坚定的革命情感,也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融。 事实上,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我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回溯历史,大革命时期,我党对农村、对农民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我们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落点当下,新的历史时期,闽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战略,需要传承这种与民相融的赤子情怀,从中汲取养料,找准借鉴,砥砺前行。(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