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龙岩故事之我说脱贫:鏖战命运,她是全村人的骄傲

2017-09-14 09:32:0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视频制作:马悦 李凌生 邱妤 吴慧瑜

扫码看视频

我叫阙素琴,是永定区堂堡乡下村村的党支部书记。谈到我们村的脱贫故事,吴秋兰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个外来的媳妇,面对命运的不公,不屈不挠,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她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

吴秋兰于2000年嫁到我们村,婚后不久就与丈夫廖德林外出打工。然而,结婚仅仅3个月,廖德林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不仅无法工作,发病时还会摔东西、打人。不得已,已有身孕的吴秋兰带着丈夫回到了老家。

那个时候,吴秋兰的公公患有脑血栓,婆婆是三级肢体残疾,小叔子才上初中,两个小姨子先后出嫁,家庭的重担就这样落在她的肩头。曾经有亲戚朋友劝她,趁年轻改嫁,还有可能“脱离苦海”。可是吴秋兰看着年老的公婆和患病的丈夫,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她说:“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撑起这个家,绝不向命运低头。”

就这样,吴秋兰挺着大肚子拉着丈夫四处求医问药。那是一段艰难心酸的日子,为了赚钱,吴秋兰帮别人收烟叶、打零工,而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公婆丈夫、忙于家务,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尽管如此,仅靠吴秋兰一己之力,这个家还是常常入不敷出。吴秋兰清楚地记得,孩子出生后她奶水不足,于是花20元买了一包奶粉给两个双胞胎儿子“补充营养”。

那个时候,吴秋兰一家还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那座两层小楼是廖家于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的,吴秋兰住进去时,许多地方墙壁上的石灰已经开始剥落。吴秋兰告诉我,因为没有钱翻修,在风吹日晒雨淋中,房子更加破旧,有的房间天花板还绽开裂缝。就是在这样的危房中,吴秋兰一家心惊胆战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对于吴秋兰一家的不幸,全村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乡亲们总是在关键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乡里的领导干部和村两委也时常关心慰问他们。201 5年底,廖德林一家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户。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吴秋兰一家的境遇开始发生转变。

我们深知,安居才能乐业,改变恶劣的居住环境是吴秋兰一家的当务之急。2016年,根据相关政策,政府为吴秋兰一家争取到每人1.3万元的易地搬迁补助,在厦门打工的小叔子于是回到老家,与哥嫂一起盖起了新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推动扶贫方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面对丰富的林地资源,堂堡乡政府抢抓国家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充分利用本乡下村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探索引导贫困户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建立了“党支部+茶园+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在此期间,我们引进了一家种植公司,流转我村林地1600亩,用于高品质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吴秋兰参加了相关就业培训。由于掌握了油茶种植和管理技术,吴秋兰得以入股“认管”村里油茶基地的50亩油茶园。按照帮扶计划,未挂果前认管期间达到考核要求的,该公司提供每月1 500元的保底工资;挂果后按每亩40公斤茶油为基准,提供每月1500元的保底工资,多余产量按40%奖励给承包贫困户。这意味着,吴秋兰不仅每月能够领到工资,而且年底还有机会得到分红。更令吴秋兰高兴的是,在党委政府的推介下,2016年丈夫廖德林成功进入龙岩一家农业公司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两个孩子也得到一个企业家常年的助学援助。

房子和工作都有了保证,吴秋兰干劲十足。如今,丈夫有了固定工作,两个儿子考上了永定一中,吴秋兰一个人住在家里。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然后骑着摩托车上山放牛,回家吃完早饭便扛起锄头走上油茶基地开始工作,中午回家吃完午饭来不及午休,1点多再次上山从事基地农活直到下午6点。太阳下山,吴秋兰又骑着摩托车去赶牛,回家喂兔子、浇菜……在村民眼里,吴秋兰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虽然生活不易,但吴秋兰常常心怀感恩。前几天,她告诉我,区里出台相关扶贫政策,两个孩子今年的学费又得到一定的减免。这一切,她都铭记在心,她说,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早日成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阙素琴 口述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凌生 马悦 通讯员 刘永良 整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