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红色闽西 > 正文

三打龙岩:革命烽火连闽西

2017-08-23 09:13:33 唐亚新 温连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前方日志:

    让更多的红色记忆看得见留得住

一打,二克,三复,1929年5月至6月间,红四军乘军阀混战之际,三打龙岩城,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大苏区。一时间,红色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在运动战中保存实力、提升战力的军事思想,也凝结在这样一次次的军事实践中。

如今,在这片红土地上,红色记忆犹存,红色文物尚在。当地对于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亦是尽心尽力。但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有些保护和挖掘工作,来得稍稍有些迟了。采访中,不少采访对象坦言:“有些工作如果早十年来做,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众所周知,对于历史记忆的还原,除去史料的挖掘,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即历史见证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见证者逐渐故去,也带走了一段段最珍贵的历史记忆。这种“文物减损容易修复,先辈革命记忆实难留存”的来不及,也增加了还原革命史的难度。

事实上,不单是在小池,在闽西乃至国内其他不少名气不算太大的红色故里,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究其缘由,一则,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因素,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能力有限,挖掘乏力。二来,作为革命老区,龙岩的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就甚为丰富。零零散散间,总有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地方。这使得早期保护工作殊为不易。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如今,同小池一样,许多红色故土重新发力,与时间赛跑,全力弥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中一度出现的缺失,让更多的红色史迹、红色故事看得见,留得住。这样的做法与努力,令人欣慰,更值得学习。

行稳致远,功不唐捐。这些恢复历史记忆的努力值得赞许。(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