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精准聚力 闽西教育脱贫“大有文章”

2017-08-09 08:39:07 阙小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陈坊小学新校园

精准资助 确保贫困学生一个都不少

记者从龙岩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1~6月,龙岩全市共发放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助学资金达3696.66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211人次。武平县大禾乡大禾村的蓝锐锋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2016年考入赣南医学院,接受大学就学资助。一次性奖励金2000元,每年2000元助学金。学校2016年也给我发了3000元补助。这些补助对我帮助很大,给我家减轻了不少负担。”7月30日,记者联系蓝锐锋时,他正在晋江给安装不锈钢门窗的父亲当帮工。

蓝锐锋家庭比较困难,母亲长期在家照顾卧病在床的祖母,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今年放暑假之后,他就赶往晋江协助父亲,希望多挣些钱,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

“精准资助,关键在宣传。”龙岩市教育局脱贫办干部王开文说,针对农村一些贫困家庭不了解就学资助政策的情况,龙岩市教育局2016年编印了5万本《龙岩市脱贫攻坚就学资助政策及办理流程汇编》,分发到各地、各学校,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就学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做到入户宣传一户都不能少,政策落实一条都不能掉,资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改薄” 提升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

电脑室安装了44台全新的电脑,满足一人一机需求;图书室有1万来册图书,人均达30多册;音乐教室宽敞明亮,钢琴、五线谱电教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齐全……“我们学校原来只有一栋两层八间教室的教学楼。老师办公挤在低矮的砖木平房里,条件异常艰苦。”说到学校的变化,长汀县策武镇陈坊小学校长林诚忠高兴地说。

该校从2014年进行“改薄”至今,已经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不仅兴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塑胶运动场,学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已经全部完工。“学校美了,环境好了,学生越来越多了,现在是8个班,9月份得再增1个班。”林诚忠说。

精准“改薄”的主战场在贫困乡村学校。龙岩市教育局资助中心干部苏明强说,目前,全市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办学指标值均达到省级要求。截至今年6月,全市开工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498所,开工项目580个,已竣工学校421所,竣工项目519个,开工率和竣工率均居全省第二,同时,已完成设备购置项目的学校714所,采购完成率位于全省第三名。

 

精准培训 增强贫困劳动力“造血”能力

“现在不仅工作稳定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今年有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新罗区万安镇浮竹村村民池业尧说。2015年底,龙岩技师学院积极响应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深入到省级扶贫重点开发镇万安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池业尧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维修电工的相关职业技能,并找到相关工作。

据了解,龙岩技师学院是由龙岩市政府主办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近五年来共开展各类农民工培训近3000人次,内容涉及维修电工、电焊工、服装制版工、装配钳工等方面。

贫困户脱贫关键在“造血”能力。近年来,全市各职业学校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役,“短平快”为贫困劳动力培训各项就业技能,快速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新罗区每年完成各类农民工的培训2万余人;武平县职专培训职业农民上万人次。全市中职学校累计招收3万余名贫困乡村农民工,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系统传授畜牧兽医、现代农艺技术、园林技术、农村电商等专业技能。(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阙小琴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