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闽西“一大”:土地革命树丰碑
2017-08-02 09:21: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上杭县蛟洋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初心不忘,红色蛟洋齐发力 “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共上杭县委等党政组织和中国工农红军代英独立营等红军武装在蛟洋双髻山建立游击根据地。”蛟洋村支部书记傅春兰告诉记者,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人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双髻山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基地之一。如今,蛟洋村完好地保存着蛟洋文昌阁,蛟洋烈士纪念碑、闽西红军医院、蛟洋暴动遗址、苏维埃政府旧址、蛟洋农民银行遗址,朱德旧居和罗瑞卿旧居等诸多革命历史文物。 据当地党史记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蛟洋有3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游击队、赤卫队。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20人。 九十年光阴逝去,如今再度回顾这段历史,这种红色文化和革命基因该如何更好地留存和传承? “近年来,蛟洋镇党委、政府着力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好蛟洋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注重总结提炼和打响蛟洋红色文化品牌,从而带动蛟洋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蛟洋人民的幸福感。”蛟洋镇党委书记丘小林介绍说,从今年2月开始,蛟洋镇开展“学蛟洋红色史,做蛟洋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并将持续到12月。 6月30日,蛟洋镇党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新吸收的预备党员、各党支部书记到中共闽西“一大”旧址、蛟洋红色记忆长廊进行现场教学,由丘小林讲解红色历史和知识。同时,当地中小学也将定期举办类似现场教学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我们将开展一次现场教学,举办一场演讲比赛,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上一次党课,评选一批‘蛟洋好干部’。”丘小林说,引领全镇机关干部职工和师生重温蛟洋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进一步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 红色基因永传承,软硬两手齐发力。红色蛟洋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同样成果颇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蛟洋实现经济社会总产值142.44亿元,同比增长37.78%;工业总产值103.1亿元,同比增长28.67%;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7563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576.68万元,同比增长2.1%。 “蛟洋将加快文昌路‘白改黑’、大礼堂‘蛟洋革命历史陈列室’及文昌公园三期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快推进蛟洋卫生院医技综合楼、蛟洋中学教学综合楼、蛟洋村沈坊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建设。”蛟洋镇镇长赖树龙告诉记者,未来当地将从多个方面着手,注重民生福祉,强化社会保障。 不仅蛟洋本地人在努力,闽西红土地同样未曾遗忘这段光荣历史,并不断发力将其传播得更远。 “我们组织学生记者深入到革命老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希望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并通过学生记者拍摄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红色故事。”龙岩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傅雁梅介绍,“目前我们只寻访了很小的一个群体,我们计划再用两年时间深入挖掘中共闽西‘一大’召开前后的故事,为蛟洋镇传承红色基因、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