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何家陂:安居之后探索创业新路
2017-07-05 10:50: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7月5日讯(记者 李凌生 马悦 通讯员 温连光 郭子富) 何家陂新村,位于新罗区小池集镇所在地,这个占地37.2亩的连片别墅区里居住着72户230多位村民。“我们村的居住条件是全镇最好的。”何家陂村支书吴益宾自豪地说。而2012年以前,何家陂村还坐落在当地偏远的山坳里,村民们居住的是矮小破旧的土木房。 何家陂新村是一个移民村。2010年6月,作为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何家陂水库正式开工建设。考虑到水库建成后,350亩土地将被淹没,何家陂村不得不实行整村搬迁。“新村在2009年开始建设。”据吴益宾介绍,移民新村总投资3500万元,用地由镇政府划拨,格局由村两委找设计公司统一规划,分五层商住统建、三层半别墅型自建两种模式建设,房子建好后,村里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每户2.8万元补贴。村两委的工作得到村民大力支持,2012年,全村基本完成搬迁入住。 “安居已经完成,乐业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吴益宾表示,整村搬入集镇以后,村民们远离了原来的山林和耕地,村民就业以外出务工为主,收入不甚理想。如何才能让村民住得下而且留得住?经过调研和谋划,村两委决定将库区周边的耕地和山林进行重新规划和开发。 经过村民大会的同意,村里收回了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再以统一发包的方式按照项目流转给相应的家庭农场或合作社。村民每年以“1亩500元”获得分红,项目方则提高了土地征用效率,双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如今,在何家陂库区不远的河道护坡边上,一排排铁架子已经矗立,不时可见几个农民正在锄草、松土,这里是正在新建的百香果基地。“基地总占地100多亩,去年3月开始整地。”该项目负责人吴宇峰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何家陂村人,此前在外打工并做点小生意,村里实行土地流转政策后,他回乡建了个家庭农场。吴宇峰雇了十几个村民打理农场,支付每人每月近3000元的工资。“现在觉得回村发展更有前景。”吴宇峰对村子的未来很有信心,他预计基地建成后每年百香果收入能达20万元。 同样满怀信心的还有村民吴宇江。吴宇江早年外出经营文化产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14年,他的企业与村里签订长期土地使用租赁合同,在山背流转了1000多亩山地,其中开垦200多亩种植了油茶、金橘、蜜雪梨等经济作物,同时利用内山背小溪清澈的山泉水,建设清水鱼塘100多亩。2016年,吴宇江成功完成“养殖野生桂花鱼”试验,至今年存塘成鱼已达到1.5万公斤左右。今年3月,吴宇江的企业又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水乡渔村”验收。吴宇江表示,根据该区域水质、水量及山塘面积,按专家预计未来野生桂花鱼年产量可以达到22.5吨,年营业额350万元。该项目还可带动小池周边群众大量养殖食物小鱼,供应野生桂花鱼食用,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下一步计划开一条环水库公路,周围种上银杏林。”吴益宾站在水库边上,指着正在平整的路基告诉记者,村里下一步打算充分利用库区生态资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