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血火洗礼铸军魂

2017-07-05 10:04:54 唐亚新 黄水林 温连光 陈天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开篇语

90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火热的闽西红土地上,孕育了光辉的古田会议精神和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薪火相传,初心不忘。今天,闽西儿女继续发扬当年“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苏区传统,正在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

九十载艰苦卓绝,九十载荣耀辉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本报《龙岩观察》今起推出“南昌起义部队在闽西”系列报道,将从入闽经典战例、后勤保障正规化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和将星闪耀四个方面,全面梳理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本报全媒体记者也将再次深入闽西红土地,带您穿越历史时空,品读峥嵘岁月,纵观今昔变化。

温坊战斗红军驻地、作战指挥部旧址。

红军入闽,首战告捷赢转折

“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1937年,时任红军总司令的朱德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采访时,曾这样评价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长汀对整个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位于武夷山脉南段的长岭寨,是汀州城南的重要屏障,也是红四军进入汀州城的必经之路。1929年3月,从井冈山下来的红四军主力部队在长汀长岭寨歼灭郭凤鸣旅2000余人,并乘胜攻下长汀城。

“朱毛红军的这种胜利,必然重新唤起了闽西工农的斗争意识”,而且“朱毛部队之进攻闽西,发动闽西的斗争,更使赣南的斗争得到掩护与援助”。彼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如此评价这场胜利。

“长岭寨战斗的胜利打开了长汀城的大门,不但让长期转战的红四军得到充分休整和补给,也为随后闽西根据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馆长邓泽村说,“这也是长汀日后被誉为‘革命发展转折点’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由赣入闽,将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在长岭寨战斗之前已早有先例。

据相关党史记载,1927年8月会昌战役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形势,决定将原定于直接南征广东的路线调整为改道入闽。当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长汀,并沿途宣传革命。

“起义军在闽西途径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地,历时一个月。他们在这期间指挥和帮助闽西各地建立起了党组织,为日后革命发展打下了基础。”邓泽村认为,南昌起义军南下入闽,再到之后的红四军入闽,从革命史和军事史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顺延与传承。而这两次入闽,对整个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位于长汀县南山镇的观寿公祠,松毛岭保卫战总指挥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

打龙岩攻上杭,闽西革命连成片

占领了长汀城后的红军,革命并未停歇。随后发生的三打龙岩城和巧攻“铁上杭”也成了其在闽西的系列经典战斗。

“原本驻守在龙岩的军阀陈国辉出兵广东参加军阀混战,闽西腹地出现了兵力空虚的局面。”新罗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符维健介绍说,1929年5月,就在红四军攻克长汀城2个月之后,广东爆发粤桂战争,红军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

据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闽西红色纵览》一书记载,红四军主力从瑞金出发,于5月22日进抵龙岩小池镇。23日,红四军向留守龙岩的福建省防军一部发起突然攻击,一举攻占该城。当天下午,为了诱敌归巢,红四军主动撤出龙岩城,并在2天后攻占永定县城。6月3日,红四军再次攻克龙岩。此时福建省防军回援闽西,红四军又主动撤出龙岩、永定两城,进行休整,造成向江西退却的假象。当月19日,红四军乘福建省防军不备,从南、西、北三面发起进攻,第三次占领龙岩。

“红四军三打龙岩城,充分运用了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的游击战术。”龙岩当地的红色文史专家认为,三打龙岩的胜利,为闽西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并打开了闽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同年9月在朱德的亲自统帅指挥下,在闽西根基已经深厚的红四军巧妙运用军事战术,攻克了三面环水、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素有“铁上杭”之称的上杭县城。红四军进城之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群众工作。

“巧攻‘铁上杭’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时期红军将领们军事思想的日渐成熟,也为日后革命斗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邓泽村说,随后红军继续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扩大工农武装,整个革命形势一片向好。

鏖战松毛岭,鲜血铸就红军魂

时光回溯至1934年。是年秋天,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据党史记载,国民党集中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推进。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领导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中央苏区陷入被动状态。连城与长汀交界南北长80多里、东西长30多里的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

“当年7月至9月,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松毛岭群山一带进行了朋口战役、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三场重要战斗。”党史专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蒋伯英介绍说,8月2日至9月底的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可合称为松毛岭战役,因为这两次战斗是这一战役的两个阶段。这两次战斗,执行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五次反“围剿”的“六路分兵”“全面抵御”战略,是中央苏区东线这一路唯一的一次系列战斗,符合“战略”的意义。之所以称“松毛岭战役”,是因为这两次战斗红军的指挥部设在松毛岭。

“虽然这次战斗的胜利,补救不了整个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但这次战斗仍然值得肯定,意义重大。”在蒋伯英看来,作为整个松毛岭战役第一阶段的温坊战斗,抵制了“左”倾错误的单纯防御路线和“短促突击”战术,大胆实现了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难得的一次胜利。这次极为难得的胜利在之后的遵义会议上也受到肯定。

“松毛岭保卫战也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为红军长征前在闽最后一役。”邓泽村认为从南昌起义军入闽传递革命火种,到长岭寨战斗红四军赢得入闽首战,直至鏖战松毛岭,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闽西红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尤其是军事发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龙岩当地组织举行松毛岭战役遗址纪念活动。

初心不忘,革命精神永传承

90年时光逝去,这种血火洗礼后铸造的革命精神该如何传承?

“2010年,我们协会成立,与文坊村‘无祀会’的后裔一起动迁红军无名英烈遗骸,并在松毛岭上修建中央红军英烈墓。”连城县保卫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项永生介绍说,当年松毛岭一役之后,战场附近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自发成立“无祀会”,上山掩埋红军遗体。如今,项永生每年都会带着协会会员和当地村民到松毛岭祭奠英雄、缅怀先烈,并在寒暑假开班,带领学生前往红军体验园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建设好松毛岭战地遗址,并在这里把红军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弘扬革命精神,建设美丽家园,以此告慰先烈。”项永生说,2012年协会组织人员,启动修复1934年9月中央苏区工农红军东线保卫战松毛岭郭公寨前线指挥部旧址。

同项永生一样,现年89岁的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村民钟宜龙老人,亦是这种革命精神的坚定传承者。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这是钟宜龙家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钟宜龙便风雨无阻,每年坚持和村里的红军后代们一道祭奠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烈。

“我们不断加大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同时提升对松毛岭战役和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影响力。”长汀县文广新局局长范元丰告诉记者,当地构建了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三结合的传承红色基因模式。据他介绍,当地已投入3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接下来将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进一步保护修缮松毛岭战役、红军长征出发地陈列馆暨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等革命遗址。

包括纪念碑在内的长岭寨战斗遗址则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了长汀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又在长岭寨南麓,立了一塑有毛泽东等伟人的一堵墙屏来纪念这段历史。2014年,墙屏又升级成为一个纪念设施组合体。

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入手,发掘、留存渐渐远去的红色记忆,让红色文化热起来,让革命精神永传承,这是龙岩当地值得称道的做法。

“我们希望通过以物引人的方式,让这些历经沧桑的革命旧址保持原来的面貌,成为活着的历史教科书。”新罗区小池镇党委书记陈东华介绍说,为最大限度还原“三打龙岩城”历史细节、历史面貌,全面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镇里对红色资源分三期进行修缮复原和连点成线开发,争取打造小池“三打龙岩城”红色旧址群,并主动融入“大古田”红色旅游和九龙江源慢生活圈发展,进而推进龙岩中心城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昔日的朋口战役、温坊战斗、松毛岭保卫战“三大战役”主战场连城县朋口镇,“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地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努力将朋口现有的兰花牌打好,努力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兰花文化主题景区,同时发展红色生态旅游业,将二者融在一起齐力抓。”朋口镇镇长吴炎熙表示。(记者 唐亚新 通讯员 黄水林 温连光 陈天长 文/图)

 

前方日志:

铭记历史 迈步向前

从南昌起义军入闽传递革命火种,到长岭寨战斗红四军首度入闽赢得首战,再到熠熠生辉的古田会议精神,再到血染焦土鏖战松毛岭,闽西红土地、闽西子弟兵和其他革命战士一道见证了血火洗礼下的共和国历史。

这些撼人心魄的红色故事、红色历史,不该只是停留在泛黄的故纸堆里。红色的闽西,革命的闽西,理应在共和国的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更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间的远去,总归会有意无意地带走一些本该被铭记的故事。

“漫山遍野的尸骨,都是当年在松毛岭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山上散落着弹片、枪支、子弹等。”“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这是被誉为“红军守魂人”的钟宜龙老人的痛心回忆和自我鞭策。

“在松毛岭把红军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这是放弃在厦门工作,回乡发起成立保卫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的项永生的自我承诺。

追根溯源,对照那些值得铭记的革命历史,如今的闽西红土地已发生巨变:交通越来越便利,农业在转型升级,工业正崛起,贫困人口在大量减少。红军年代传承下来的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生生不息地流淌在闽西人民的血脉里,内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唐亚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