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陈其清家庭

2017-06-07 14:23: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陈其清老人是革命“五老”人员,今年96岁,于一九一九年农历七月十七出生,膝下有五子、四女,到目前已是外五代、内准五代、116人同堂,被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家风家训:家庭之内,和勤焉贵。和则得福,勤则事遂。

陈其清老人是革命“五老”人员,今年96岁,于一九一九年农历七月十七出生,膝下有五子、四女,到目前已是外五代、内准五代、116人同堂,被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无私奉献革命。陈其清老人所在的东肖镇曾经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后田暴动以及“土地革命之先声”的发生地,其居住的龙泉村是龙岩著名的革命基点村,是全国首批抗日英烈、福建首任省委书记陈明的故乡,也是新四军二支队组建、整编及北上抗日出发地。在革命年代,陈其清老人是老接头员,至今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粮送信的往事,老人家 “头可断,血可流,惟恐革命不成功” 的肺腑之言,曾让前来慰问的总参后勤部领导以及前来采访的中央媒体记者敬佩不已。

坚守孝德风尚。百善孝为先,陈其清老人一生孝敬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父亲患尿道结石时,他四处寻找名医为父治病,对父亲嘘寒问暖,洗脚捶背,父亲的病得以恢复;在父亲年老行动不便时,他在家照顾自己的父亲,陪父亲聊家常、说说话,陪父亲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做父亲喜欢吃的东西,直至送终。热心公益事业。古道热肠,陈其清老人在人眼中是这样的人。一九八六年,在他的倡议下,开始修缮瓊嶽堂,主动承担起协调周边砖厂矛盾、收取宗族每个丁出资一元五角及日常维修管理的任务。在修缮过程中,他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瓊嶽堂的修复工作在当年顺利完工。龙泉村的南灵宫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在他的协调下,南灵宫得以清理、恢复、修缮,让龙泉村的村民信仰有了去处。

秉承良好家风。陈其清老人的高风亮节也带动了家族子孙,大家互敬互爱、和睦兴旺、事业有成,长曾孙还赴美定居。特别是陈其清老人的孙子陈兆阳,现任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龙泉村是东肖的人口大村,基础底子薄,陈兆阳25岁就竞选进了村党支部,28岁就当选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延续红色血脉,积极团结村两委一同主动带领村集体发展和村民致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走上了红色家园奔小康的康庄大道。近年来陈兆阳结合村里实际,带领村里发展起了以园林花卉、大棚蔬菜、百香果种植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积极向上争取财政“一事一议”、背街小巷改造、红色主题路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扶持,掀起了以“农田整理、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热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村里的区级文保单位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仕峰厝、陈明故居官宝厝等红色旧址得到了有力的修缮保护,成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肖红色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仕峰厝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新四军“铁军”文化版块也正在积极打造之中,成为了东肖红色文化园的重要主题内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龙泉村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如今的龙泉村水泥道路宽阔平整,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水沟渠道流水清澈见底,告别了“山青水不秀,到处猪屎臭,出行满泥泞,遍地是垃圾”的过去,全村文明祥和、群众安居乐业,让人耳目一新,村团支部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成立了首家农村文学艺术学会,村老年协会工作获得省、市肯定,并与省侨办建立侨村共建基地,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及群众的一致信任和肯定,村民们都亲切地说“有事就找老兆!”,他本人被推选为2008年奥运火炬手及多届区党代表、镇人大代表。他与妻子陈惠燕积极响应支持国家政策,成为了计生二女结扎户,生育的两个女儿个个乖巧懂事、好学上进,一家其乐融融。陈兆阳夫妇的相知、相识、相爱、相守,是源于1997年时任龙泉村团支部书记陈兆阳组建农村文艺队,对世遗采茶灯这个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十六年来妻子陈惠燕带领着村文艺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能独立编演晚会,编排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党政国策、倡导新风正气,受到了周边群众的欢迎,为村民们带来了欢乐和正能量,近年来陈惠燕带领该村文艺队每年都在镇元旦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