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文化 > 正文
连城红龙缠柱:武术舞蹈完美融合

2017-06-07 10:09:10  唐亚新 陈析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庙前江氏红龙缠柱表演

据江道椿介绍,早在2015年红龙缠柱就已被评为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月,在第13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舞龙项目福建选拔赛中,由13名来自庙前镇庙前村、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江氏农民舞龙运动员组成的庙前江氏“红龙缠柱”舞龙队荣获一等奖。

“庙前红龙由龙头、龙身、龙尾和五个龙珠组成,龙头和龙身之间用一条红布连接,各节留有空隙,便于表演。”红龙缠柱“龙灯会”会长江道平介绍,红龙由竹篾作龙架,用棉纸和光纸糊上,涂上红蓝二色制作而成。最难的是龙头制作,不能用铁线扎,要用绵纸来扎,绵纸成糊条状后糊在竹篾接头,干后再糊,要反复糊5次,每一个接头都是这样糊,制作一个龙头要5天,制作好后常年都可以舞,用绵纸固定不会松动,三五年甚至十几年都还能舞,甚是奇特。

“夜间舞龙还要用油鞭纸点火,夹在龙头、龙身、龙珠内。”村民江志榜说,渗入纸内的油只能选用花生油,这样在夜间点上油鞭火,全龙火光透亮,在夜间舞龙时舞姿和锣鼓声相互有节奏配合,如真龙出水,令人赏心悦目。

庙前江氏红龙缠柱已有300多年历史,由当地江氏六世祖江万权初创,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清乾隆初年崇本堂已成立“飞龙社”。100多年前十七世祖的江流民曾把此龙舞带到广东韶关的“福建会馆”传艺,受粤人欢迎。当时,初创者认为连城有滚龙,可舞没有灯;姑田有灯龙,有灯不可舞。于是,各采其长,自创一种可舞又有灯的红龙。近几年芷溪等村纷纷效仿舞龙技术,舞龙在庙前又一度盛行流传。

“过一段时间孩子们放假了,我们还要教他们舞龙。”江道椿说,他从小就开始学习舞龙,每逢春节和重要节日,他都要参与舞龙,现在老了,闲暇时就义务传授下一代各种舞龙技艺。这种传承义不容辞,“红龙缠柱”才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