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时隔近80年 马来西亚“杭三代”丁伟强带着爷爷的思乡遗念 首次踏上故国热土

2017-05-19 09:22:22 郑嘉雯 丘金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图为丁伟强一家向上杭丁氏宗族敬献“祖德流芳”牌匾

东南网龙岩5月19日讯(通讯员 郑嘉雯 丘金燕)“爷爷,我们终于回家了!”5月16日上午10时许,雨后初晴,在上杭县临城镇城西村山间,远道而归的马来西亚华裔、上杭丁氏第二十九代裔孙丁伟强,带着爷爷丁福章对故土的深深思念,携一家老小数十人,不远千里回到丁氏家坟,省亲谒祖。这也是丁伟强一家首次踏上祖国这片热土。

 丁伟强,今年52岁,马来西亚马六甲客家公会副会长、福章雕刻的第三代传人,是马六甲准拿督勋章的获得者。上世纪三十年代,伟强的爷爷丁福章独自背井离乡、飘扬过海下南洋做生意,于1936年在马六甲的豆腐街创立了福章书店,兼营书籍、印章雕刻。1938年,为躲避战乱,丁福章特地回国将家人接到马六甲,自此在异乡扎根。那一年,伟强的爸爸丁炳星刚满4岁。1965年,丁伟强在马六甲的世遗地标所在地——荷兰红屋出生。

图为丁伟强认真阅读丁氏家谱

虽然生长在异国他乡,从未回国,丁伟强内心却始终拥有一颗炽烈的中国心。他始终没有忘记父辈们说的话:我们是中国人、是闽西客家人。平日里,丁家的一日三餐都是以中餐为主,红烧猪肉、干蒸鸡肉、芋头等传统客家菜肴是家常必备菜。

此次,在上杭丁氏十二承事郎公宗亲联谊总会和各丁氏亲友的共同努力下,伟强终于替爷爷完成了遗愿,踏上回乡的路程。16日下午,伟强带着刻有“祖德流芳”四字的牌匾,荣归故里,回到位于上杭城区新生巷的丁氏大院,向丁氏联谊总会敬献匾额,同时,在大院正厅里,与三十余名宗亲同胞进行茶话座谈。

“感谢宗亲们的热情款待,让我们这些久别故土的游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与乡情,体会到了回家的感觉。大家团聚在此,我觉得自己就像原本就生长在这片热土上、从未离开过一样。” 置身于爷爷魂牵梦萦的故乡祖屋内,丁伟强激动不已。

“宗亲伟强一行人心系故土,回乡祭祖,是我们中华民族崇宗睦族的善行传承的最好体现。客家民系同根、同源、同文化,丁氏的回乡将成为增进客家祖地上杭与海内外客家同胞血脉联系的又一纽带。”上杭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包晓东说。

据悉,丁伟强的上杭寻根之旅还特地参观了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感受海内外客家人一脉相连、同宗同源的血肉之情。站在丁姓家谱前,丁伟强感慨:“游子像放飞的风筝,一根线牵引在祖国的手上,无论飞得多高、多远,联系始终不会断”。一席话语,道出了千千万万身处异乡的海外华人的内心共鸣。

新闻链接: 代代相传的福章木雕牌匾工艺

位于马六甲豆腐街的老字号——福章雕刻,从丁伟强先生的爷爷丁福章下南洋创立至今已有81年的历史,爸爸丁炳星是第二代传人,现在己经传到了第三代。店面旧招牌叫福章书店,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后改为福章雕刻,主营木质牌匾雕刻。福章雕刻的保留是孙子纪念爷爷的最好方式。

木雕牌匾是招牌、商号、贺辞祝福等的立体书法表现形式,承载不少传统华人的愿景。高高挂起的金字招牌是一代人的骄傲与成就。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奋斗,福章雕刻成为马六甲不倒的名牌宝号。81年来,它见证了马六甲的风华盛衰,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在异国落地生根的一瞥生动掠影。现在,福章雕刻的木雕牌匾雕刻艺术已被列为马六甲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丁伟强自14岁起开始跟父亲学习木雕工艺,在文字雕的基础上,父亲又送他到古董店学花草雕,两者结合发展创新了这门老技艺,使牌匾的制作日臻完美。1961年,创始人丁福章不幸过世,全家人按华族葬礼仪式在马六甲安葬了他。彼时,27岁的丁炳星继承了父业并扩大了木雕业务。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丁炳星不幸车祸离世,那一年,伟强才17岁,他只好辍学继承祖业。

木雕牌匾的制作,分成选材、磨板、书写、复印、调整、勾勒、雕刻、上色、帖箔等诸多步骤,每一步都决定了雕刻艺术品是否成功。首先是选材,它是一门大学问。雕刻有收藏价值的精品最好是挑有百年树龄的大材。木材大小必须有七八个人伸手合抱的圆径,整块木板以耐久没有裂纹为标准,加上好手艺才能够令牌匾源远流长。

挑选优质木料后,还要选好风水尺寸和书法字体。通常用顾客喜欢的书体先写在白纸上,再用复写纸印到木板上,然后到了最考功夫的环节——雕刻:用刻刀和铁锤仔细雕出每个字,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再用砂纸磨滑表面,喷上底漆,最后往字体部分贴上金箔纸,方算大功告成。

雕刻工作是经验与技艺的合力,每一个制作过程和细节都有严苛的标准,一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是艺术家细心、用心、费心的艺术结晶。传统牌匾是一项结合了雕刻、书法和风水的艺术,要创作出一件好作品,除了要耐得住寂寞,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审美观和欣赏力。

木质刻字素来有“飞白”工艺,能够让牌匾上的字变得活灵活现,并表达出书法的韵味,但难度极高。而今,丁伟强凭着自己过硬的功力,已使“飞白”成为自己创作牌匾的特色。加上掌握好字的深浅及层次感,他刻出的字活灵活现、好像“会说话”。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冷门牌匾的兴趣重新燃起,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牌匾艺术受到社会广泛重视,旧牌匾修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丁伟强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几年前,为了完美展现福章雕刻的作品并发扬光大,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一起分享木质雕刻的线条和韵味之美,丁伟强突发奇想,在传承这门历久弥新的老工艺之余,在其工作室的隔壁筹划建起了福章雕刻艺术馆。自开馆以来,艺术馆时常访客盈门,不少海内外名流、木雕爱好者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福章雕刻出品的各类木雕牌匾成为了众多业内收藏人士的心头好。有时,丁伟强先生还会亲自演示木质雕刻的技艺,并衷心希望这一传统艺术能够代代继承并发扬光大,不要让中华民族瑰宝在我们这代手上失传。

(通讯员 郑嘉雯 综合整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